智能交通系统助推物流发展

2008-9-10 15: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纪寿文
    智能运输系统(以下简称ITS)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运输的实际需求,建立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地面运输系统。ITS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实质上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随着智能交通系统运用的广泛化,对现代物流发展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ITS与现代物流
    运输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功能,配送是现代物流直接面向客户的末端环节。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的大趋势下,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运输和配送服务需求进一步强化。ITS技术肩负着实现运输现代化的使命,这一要求使ITS技术和现代物流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ITS技术主要应用于现代物流中的货物运输和配送活动,其给现代物流活动带来的变化表现为通过提高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最优化,最终达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目的。在这一技术支持下,形成物流货源信息采集、货运车辆监控、配送优化调度管理、网上运力资源管理、无线仓储管理等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的一体化现代物流业务运营管理体系。
    例如,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往往由于车辆驾驶员对路网中的交通拥挤、交通事件(如灾害、事故、重大事件的交通管制等)等动态信息不能及时获取,导致货物在途中的时间延长以及道路的通行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出现时间延误、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服务水平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ITS的动态交通信息发布和诱导技术,及时有效地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
    驾驶员可以通过ITS的车辆路径优化技术,对车辆进行实时的配送路径规划和诱导,选取动态交通状况下最合理的运输路线,使他们避开拥挤的路段来尽快完成运输和配送任务,从而实现物流的畅通。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阻塞的发生。通常在同样的情况下,通过动态诱导的驾驶员平均比未被诱导的驾驶员要少用10%的行驶时间。
    又如,利用ITS的GPS/GIS车辆定位监控技术,物流管理者通过车辆跟踪和定位可实时地对在途货物进行监控,使其容易实现对物流的全程跟踪,利于保证运送货物的安全性,也利于对驾驶员进行监督。此外,当在途中车辆或货物出现意外情况,或者临时更改配送任务时,通过基于GPRS的车辆优化实时调度技术,能使物流管理者根据监测到的信息迅速作出应对决策,实现实时优化调度管理。
ITS应用现状
    国际上公认的ITS的服务领域包括: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
    美国是应用ITS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据报道,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美国ITS应用在车辆安全系统 (占51%)、电子收费 (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 (占28%)、导航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 (占14%)方面发展较快。
    日本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日本的ITS主要应用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以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目前日本已有超过2000万的汽车导航系统用户。
    国内ITS的研究与应用也在蓬勃发展。国家科技部在2001年组织了全国的数十位ITS专家制定 “中国ITS框架体系”,交通部的国家IT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8年制定了未来20年我国ITS的发展战略,国内数所高校已成立了ITS研发中心。目前国内每年都有大量的ITS相关课题的研究、学术会议,各种刊物会议上关于ITS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增加很快。在国内典型城市进行了ITS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ITS技术方面,卫星导航技术在汽车运用上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国内约有20%的汽车都安装了相关的卫星导航系统。城市交通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交通流诱导技术正在大中型城市开始得到应用。
    未来,ITS中的车辆驾驶安全技术、危险事故应急救援和疏导技术、货运网络优化调度技术等技术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各种技术之间出现了信息融合、集成的特点,ITS呈现出人、车、路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