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竞争优势 重卡企业加紧技术改造

2008-9-10 14:5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几年,我国重卡市场需求增幅显著,各大企业产销量快速增长。在实现一个个市场目标之后,很多企业并没有觉得可以松口气、喘息喘息了,反而加紧技术改造,力图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今非昔比 鸟枪换大炮
  今年8月初,在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公司(以下简称重汽)新调试线,一辆在新调试车间接受调试的豪泺重卡缓缓驶出调试大棚。重汽历时一年多建设的新调试线试运行成功。

  据介绍,去年年初,重汽技术部就计划对调试车间进行技术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的新调试线已初具规模。该线主要由调试大棚、整车淋雨间、整车补漆室及配套设施组成。与原调试线相比,新增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新调试线背靠九鼎山,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重卡调试线。

  8月1日,东风商用车公司总装配厂重型车新装配线正式开工建设。在这前一天,随着最后一辆东风天龙驶下生产线,东风商用车公司总装配厂第三装配线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从今年8月起,装配三线将被拆除,总装配厂重型车装配线将在原址上重建。

  对装配线进行技术改造,是东风商用车生产能力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重建项目最迟将于2009年6月1日前竣工投产。新装配线全长将达390米,重卡年装配能力将达到4.5万辆。

  陕汽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的商用车产业园二期工程,将于今年9月竣工投产。这项工程包括年产5万台康明斯ISM型11升发动机的工厂、年产28万根车桥的车桥厂、年产6万副车架的车架厂,以及技术中心、销售服务大楼等项目。陕汽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刘金平说,二期工程投产后,陕汽重卡的年产量可达10万辆。
  竞争态势要求技术改造

  为什么国内这么多重卡企业会在最近这段时间集中进行技术改造?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近年来重卡市场竞争态势及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有关。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重卡销量同比增长29.76%。2007年,重卡累计销售48.75万辆,同比增长58.64%。进入2008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似乎并未停止,今年1~6月,中国重汽产销重型卡车突破7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实现利润12.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40%以上。东风商用车公司上半年销售重型车7.3万辆,同比增长73.5%。陕汽集团今年上半年重卡月均销售7000余辆,同比增长显著。

  业内人士认为,重卡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但企业产能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规模已无法满足需求。为谋供求平衡,重卡企业纷纷加紧技术改造。

  据了解,重卡企业未尝不想更早实施技术改造。东风商用车公司总装配厂厂长肖精华介绍说,装配三线始建于1969年,现有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已无法适应东风商用车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老国企生产线老旧、自动化水平低、设备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形成对比的是,重卡行业的后进入者占据后发优势。那些重卡行业的新面孔,往往在初建工厂时,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就与国际接轨。如华菱汽车,四大工艺装备堪比欧美知名重卡制造商。高起点参与竞争的新企业,给老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技术改造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资金投入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巨大的资金投入往往伴随相应的风险,令重卡企业在规划技术改造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一位重卡行业人士如是说。所幸的是,近年来重卡市场持续增长,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实力得到加强,重卡企业技术改造的计划终于付诸实施。
  指内打外 瞄准国际市场

  重卡企业热衷于技术改造,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他们力求装备水平与国际接轨,旨在提高产品品质,向海外市场进军。

  目前,中国重卡正快速走向国际市场。随着我国重卡质量的快速提升和售后服务的不断完善,重卡出口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尽管人民币升值、一些重要出口目的国提高了重卡进口门槛,对商用车出口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中国重卡出口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地区不断增多,出口产品的档次也不断提高。2008年上半年,载重20吨以上的重型卡车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235.3%,出口金额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7%。重型卡车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最主要的车型。

  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重卡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是国际卡车巨头。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重卡企业欲与洋巨头一较高下,必须打好自身基础,提高工艺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要求重卡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