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协:煤炭紧张局面将加剧

2008-8-7 11: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吴欣
    在全国电煤紧张、价格狂飙突进的声浪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很低调地完成了一次遍及全国18个产煤省区的大规模调研。
    根据各调研组汇集的信息显示,上半年中国煤炭行业需求旺盛、资源偏紧、价格上升、成本增加;预测下半年煤炭市场供求平衡但总体仍然偏紧,煤炭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局部地区的煤炭紧张局面还将进一步发展。
能源需求增长太快
该协会政研部处长张宏参加了内蒙古、宁夏等地的调研。他认为,这一轮电煤紧张,有能源需求增长过快、自然灾害影响、铁路运力结构性矛盾和小煤矿产量下降等多种因素,而最为主要的还是需求增长过快。
    从煤炭供应来看,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小煤矿关停整顿的影响,尽管上半年总产量达到12.56亿吨,同比增长14.8%,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铁路运输的结构性矛盾直接加剧了局部地区煤炭紧张局面。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集中在大秦、朔黄和侯月线等华北地区,华中、西南地区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王显政说,近几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增长较快的湖北、湖南等省,铁路直达运量没有增加,云南、广西等省区目前都在兴建大的电源点,但区域煤炭产能增长滞后,电煤供应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而上半年煤炭净进口量下降,比去年同期减少300多万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的煤炭紧张形势。
市价和合同价差距拉大
    调研组在上述各地看到,随着煤矿关闭整顿工作的深入,一大批非法和违规矿井被禁止,非法开采、违规开采和超能力生产的表外产量大幅减少;还有一批中小煤矿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进行升级改造。与此同时,有关方面加强了对炸药、雷管等用品的管理,按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供应火工产品,此前普遍存在的煤矿超能力生产得到控制,产量有所下降。
    “这些整治措施都是必要的,从长远看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张宏说,30万吨以下小煤矿的煤炭产量仍占总产量的1/3,小煤矿停产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不好判断。
    但是调研组能够肯定的一点是,过去小矿煤价普遍低于国有大矿,现在煤炭市场商品煤价格远高于电煤重点合同价格,而且还有继续拉大之势。据调研组掌握的数据,5月份时两者差价每吨高达138.46元,与2003年的33.3元相比,拉大了3.15倍。
    与此相对应的是,煤炭企业经营成本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各项政策性成本不断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国有大矿总费用成本增加了44.87%,一些企业的重点合同电煤售价甚至低于生产成本。
    这种价格错位可能是推动电煤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张宏说,电力是垄断性行业,对市场的变化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过去习惯于压缩合同订货,而大量从市场上采购小矿的低价煤,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无力应对,就转而求助于政府的价格干预。
    但从目前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政府对煤炭价格采取临时干预的效果有限。张宏说,目前市场煤价已经高出限价200多元,限价只能限住国有大矿,他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政策,但对民营和地方煤矿,作用不大。
    “煤炭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该协会会长王显政说,国家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关系、环境保护和煤矿安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但受体制和制度的约束,煤炭价格的双轨制仍未打破,煤炭成本完整化的外部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
    再考虑到国际市场能源价格飙升等外部因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下半年煤炭产能继续增长的同时,国内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供求平衡、总体偏紧,局部供求紧张,且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王显政说,受迎峰度夏、运力偏紧以及灾后重建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区域性煤炭供应紧张的状况还将加剧,煤炭价格仍会继续高位运行。
构建煤炭供应保障机制
面对绷紧的能源形势,调研报告建议有关方面着手构建一个科学的煤炭供应保障机制,综合协调煤炭的产、运、需。
    “煤炭供应保障机制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张宏说,这需要煤炭生产企业,也需要铁路运输、港口,以及下游各煤炭消费行业的广泛参与,甚至还涉及宏观调控以及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这个保障机制必然要触及煤炭定价等敏感问题。张认为,煤炭属于竞争性行业,市场机制要起作用,但供需矛盾仍要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来协调。 “我们提出这个建议,也感觉到有这个必要,但是具体如何建立保障机制,并没有想好。”张宏说,这需要政府多个部门配合研究。
    作为煤炭行业的利益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面对电煤紧张的严峻形势,只能要求煤炭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产量。
    但是煤炭产能在快速增长方面,情况并不乐观。报告指出,近几年来,煤炭产能越来越向生态环境脆弱的晋陕蒙宁地区集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07年,晋陕蒙宁煤炭产量增量占全国总增量的80%以上,并且兴建了许多煤化工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难以预测。
    “只能寄希望于发挥国有大矿的作用,其他运输和能源消耗问题,都不是我们能涉及的。”张宏说。而协会最希望看到的是,有关方面从加强需求管理入手,节能减排,改变发展方式,把快速增长的需求降下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