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期待悲情终结

2008-8-4 17: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扣掉国内的通胀因素,中国今年上半年实际的出口增长速度已经到了个位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对此担忧。
□ 本报记者 何文忠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同比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其中,6月份外贸出口增长17%,继今年2月份之后再度跌破20%。外贸出口增幅和出口企业利润下滑较大的势头值得重视。
知秋落叶
    一组数据使一向开朗善谈、妙语如珠的石泰集团田总愁肠百倍,怏怏不乐,大有山雨欲来的感觉。
    作为天津外向型企业的掌门人,他也看到了来自国内同行现状的新闻报道:在宁波爵溪,不到32平方公里的象山县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这个弹丸之地曾经聚集了500多家工厂。截至6月底,这里有100多家企业停产,目前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浙江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就连作为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外贸依存度较高、连续15年保持全国出口冠军的深圳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今年上半年,深圳外贸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1.2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仅增长8.7%,比去年同期回落8.9个百分点,对香港以及日本、欧盟市场分别回落了8.2、14.6和9.8个百分点。
    田总的石泰集团坐落在天津津南区,是以不锈钢餐具、器皿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由于工艺装备精良,企业信誉良好,国外订单一直很饱满,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当谈起起南方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时,田总说,南方北方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欧美市场订单还是有的,但条件要苛刻许多,比如采购价格低,能赚出口钱料钱也就将就,更可怕的条件是货到100天付款,一来二去就是半年见不到钱。
    “今年是近7年来最为难做的一年。”成为从南到北出口企业的共识。出口困局在中小民营企业则表现的更为突出。
    近年来顺风顺水的中国外贸出口商场上硝烟弥漫、军情频传。一家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出口企业如今却在商场上浴血奋战。
三率二本
    泉兴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冬伟将企业困境的原因归为“三率二本”,即出口退税率下调、贷款利率上涨、人民币汇率上涨、原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升高。贷款利率上涨也罢,但再高银行不贷给你。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统计,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7%,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别累计升值4%和2.3%,而在过去的2006年、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则分别累计升值3.35%、6.9%。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汇兑损失已经成为压缩利润的第一大杀手。”从事出口企业研究的东海证券分析师张先萍分析说。从签订合同到出口,收汇时间跨度大,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下转A2版)
(上接第一版)
    人民币升值加速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
    “汇率的变化,一方面使企业陷入困境,一方面使企业不敢接长期订单。”老总们一脸无奈。
    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时间里,相关政策频繁出台,出口退税率调整达到6次之多,下调或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累计超过3000种。很显然,多次下调出口税率对于一个出口企业意味着什么。同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银根紧缩的政策。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企业用工数量大增。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供给趋于紧张,招工难、员工流失多的问题日益凸现。企业为招到工人和留住熟练工相应提高工资。另外,随着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要依法为工人上足 “三险”,也使一些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对于计件工次来说,今年和去年的工人工资成本已经翻了一番”,赵冬伟在电话里向记者解释道。而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的推动下,国内市场相关产品如石油、煤炭、钢材和农副产品等价格也大幅上涨,出口加工企业成本压力较大。
    “比大企业更为不幸的是,中小民企还面临着信贷掣肘的窘境”。赵冬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其除了承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出口换汇成本下降跟不上汇率的升值幅度;在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原材料涨价、本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节能减排等环保成本的增加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叠加效应外,还必须面对资金链的紧张难题。 “现在大部分贷款是抵押,而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实力较弱,在银根紧缩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要取得贷款很难。即使贷到款,利息成本也大为增加。”
联手反击
    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活力源泉之一,对出口外向型企业市场前景好、份额大的加以扶助,调整松紧适度的金融政策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特点,扶助有作为企业行业,在信贷政策上,应该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逐步提高信贷分配的科学性。帮助其走出困境已经是当务之急。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排兵布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贴近企业、服务企业。”一位有着二十年经历的 “老外贸”希冀。7月中旬,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一保一防”——保经济增长,防通货膨胀,这表明,年初 “两会”上的 “双防”——防通货膨胀,防经济过热相比,政策导向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针对出口企业的困境,深圳市政府各部门很快行动起来,相继出台举措,从 “鼓励出口”、 “支持走出去”到 “鼓励服务外包”、 “鼓励发展服务贸易”,大力支持深圳外经贸企业做大做强。7月初出台的“产业发展28条”,则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为广大企业排忧解难,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话从两头说,在得到政府帮助的同时,企业必须克服自身的劣势。 “提高人员素质,以人强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开源节流,集约发展。”赵冬伟意味深长地说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