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的发展方向

2008-8-31 23: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市场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销商经济,经销商阶层的诞生和成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中国经销商的成长史,是艰难与辉煌并存的历史,经销商群体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分化,优胜劣汰,强者生存。 
  上述案例生动地讲述了两个经销商的发展历程,如今,一个是“迷茫困惑”,一个是“闲庭信步”,他们代表了经销商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是目前许多经销商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这两位经销商创业的起步时间、资金都差不多,但到现在,各自的成就却不同。经销商付庆斌目前还处于转型期,对未来发展有思考,但尚不清晰;而经销商张永生则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初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所以显得“从容和淡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境况呢?笔者分析认为,最本质的是“准确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张永生的发展一帆风顺,表面上是运气和机遇,实则是其良好的理念、坚定的信心和持续的努力,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客户和资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初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而付庆斌却经历坎坷,不断寻找产品,处于被动应对,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按照常规套路来做,想进一步发展却方向不明。
  笔者早在几年前就“中国经销商的出路”作过论述,在当今的形势下,市场的渠道越来越向扁平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企业的产品规模化、差异化和跨区域经营会愈加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给经销商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新的分销时代,将是以理性的科学手段,精耕细作的营销From EMKT.com.cn方式,全面打造分销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经销商的变革,正经历着集中——裂变——再集中的过程。从国营大型批发站,到个体分散经营,再到细分市场,专业化、公司化经营。
  在这种形势下,经销商张永生和付庆斌的路该怎么走呢?笔者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
  1、进一步转变理念思想。
  整体来讲,酒类经销商的思想还比较落后保守。许多经销商根本不懂什么叫经营,有的是厂家叫怎么干就怎么干,有的是别人怎么干就怎么干,跟风比较严重。这种缺少计划性和目标性的经营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迟早要被懂经营管理的经销商所替代。面对未来,经销商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应积极地学习、借鉴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理念,最终能长久生存的必然是那些理念先进、能力强、“与时俱进”的经销商。
2、更加专业化。
  在中国,只要有流通市场,经销商就会有生存发展的机会。中国的市场非常大,即使是通过“万村千乡工程”也不可能一网打尽的,厂家也不可能直接去做所有的市场,它必须依靠经销商来完成铺货和后期管理维护,只要有流通这个阵地在,经销商就不愁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经销商还是必须立足于流通市场,从中寻找发展机会。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从专业、细分市场差异化优势和垄断性经营中赢得竞争优势。从产品、品类选择到目标客户选择,从业务流程到管理方式,从经营目标定位到硬件、软件配置,整个系统从如何“做大”调整到如何“做精、做细、做专、做强”上来。
  经销商一般经过几年的经营,都会在该领域积累一定的资源和客户,通过对自身的优劣势分析,锁定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下功夫,深度挖掘,做的更专业。比如案例中的经销商张永生,他找到了适合的产品泰山生力源,也将重要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当地的白酒市场,因此取得了成功。
  3、打造最适的盈利模式。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经销商如何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盈利模式呢?笔者建议,经销商应根据各自的行业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应变革趋势的新模式,打造最适的盈利模式。
  比如,经销商可以做厂家的“区域品牌运营商”。这个角色相当于厂家的办事处。这个模式需要经销商具备区域市场的终端分销管理、品牌策划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而且在人员、资金、管理、财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选择合作企业时,经销商可以选择一些中小型企业合作,能拿到较多的有利条件和资源,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如果经销商具有物流优势,还可以做品牌企业的终端服务商,或者物流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