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中国粮食物流成本的路径及政策

2008-8-3 11: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国有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降低粮食物流成本,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有利于确保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价格、繁荣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粮食物流成本发生于粮食商品从上游到下游流动的全过程,既受国际贸易、国家法规政策、经济、技术、市场、交通、粮食生产流通自然资源条件等宏观环境,又受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优化程度、人才、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微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减少食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各环节经营运转成本的消耗,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考虑降低我国粮食物流成本的路径与对策,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市场化以及中国的国情、粮情的实际出发,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共同作用。
    (1)路径
    降低我国粮食物流成本的基本思路是:调查、解决导致我国粮食物流成本不合理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创新提高我国粮食物流效率的软、硬条件,跨越式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其主要路径是:改革影响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体制、组织、政策;创新政府粮食现代物流的支持、指导、协调与服务功能,科学规划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布局;发展粮食市场;整合粮食物流资源;发挥企业粮食现代物流主体作用。通过统一协调、优化组织与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设备,采用经济的方法,实现粮食现代物流的安全、质量、规模、速度与成本效益。
    (2)对策
    ①制定我国的粮食与粮食安全法律。规定粮
    食自给率(如不低于95%);合理的政府(国家、省、市、县)粮食安全储备数量、品种;国家粮食贸易制度、粮食省长负责制等内容。规定各级政府提供粮食信息、粮食物流公共设施、粮食与食品卫生检测等公共服务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提供资金保证。
    ②制定国家、各省、市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创新组织管理,建立包括农业、贸易、交通、财政等国家部门在内的国家粮食现代物流管理机构(各省、市建立相应机构),赋予该机构统一指挥协调执行规划的权力。改变粮食物流资源分别由国家(省、市)不同部门所有,资源在地域、行业、部门之间分割、物流在各个环节 “短路”,铁路、公路运输“瓶颈”等问题,实行国家、省、市各层面的粮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
    ③制定我国的粮食物流优惠政策。鼓励产地提高粮食直销的数量,以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缩短粮食流通距离与物流负担。合理放宽公路粮食运载量的限制,减免国产粮食交通附加收费,实行粮食“绿色通道”,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④深化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粮食现货、批发、期货市场。提高我国各级粮食市场的交易水平与服务效率。发挥我国玉米、小麦、大豆期货交易市场应有的价格影响作用,积极创建大米期货交易市场,促进粮食物流与粮食市场的同步发展,实行粮食物流企业的竞争与粮食物流资源的市场配置,利用第三、第四方物流企业,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满足国内外粮食市场与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
    ⑤培育新型粮食物流企业,通过关、停、并、转,组建国家级、省级大型粮食现代企业集团。建立包括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粮食配送中心等在内的现代粮食物流园区,通过公司+农户+市场的形式,完善企业内外的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对粮食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通过粮食一次产业X二次产业X三次产业二六次产业的组合,实现产销一体化、专业化、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设备标准化,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⑥合理化粮食生产流通布局,粮库布局、合理化国家粮食储备,鼓励粮食经营企业进行粮食商业储备,提高粮食库存周转率、降低物流成本。
    ⑦发展我国粮食的“四散”、集装箱储运,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应“四散”要求的新型乡村粮食仓库,从粮食物流起点改变我国农村传统的规模小、分散落后的粮食储运方式。提高粮食仓库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加强沿海、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的大型散粮、集装箱港口、码头、仓库、场、站的建设,改造、引进散粮储运技术设备,提高卡车、铁路货车、驳船、货船等粮食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减少粮食集装箱的“空返率”,改善水、陆散粮联运与水、铁、公路散粮运输“无缝”对接的水平,发挥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区域粮食物流协调作用以及东北、京津、西南、长江与珠江“五大粮食走廊”及其配套粮食四散储运设备的骨干作用。利用我国沿海多优良港口,珠江、长江等水路网络非常发达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以水运为重点,实现我国粮食流通的 “四散化”与集装箱化。
    ⑧建立国家、省、市粮食管理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粮食市场、粮食企业等不同层次、不同单位、分工不同、互相支持、互相联系的粮食网络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收集、分析、处理、加工、提供国内外粮食生产、粮食市场、粮食价格与粮食物流信息。通报国内外粮食数量、品种,价格、流量、流向、产销情况,粮食市场交易与价格变化情况的最新情报,预测国内外未来粮食的发展趋势。提供现代化粮食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通过准确、快捷、方便、经济的信息服务,沟通供求关系,减少供求盲目性,加强供求目的性,加快粮食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才流的流转速度,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⑨统一粮食国际、国内质量标准与技术标准。规范国内粮食市场交易规则,加强国内外粮食物流技术交流,实现粮食物流技术一体化目标,提高我国粮食物流国内、国际联运接轨的水平,形成节约粮食物流成本必要的物流标准与技术条件。
    ⑩加强我国粮食现代物流教育。在有关大中专院校开设粮食现代物流专业,培养粮食现代物流不同层次的组织管理经营专家与专业人才。通过培训、考核,提高粮食在岗从业人员的现代物流理论水平、意识观念和专业知识技能。加强粮食现代物流研究机构与研究队伍建设,研究国际粮食现代物流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结合我国国情与粮情,提高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水平,实现我国粮食物流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目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