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 构筑水陆立体交通网

2008-8-28 14: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7公里长的公路路网、50公里长的专用铁路、5万吨级的航道、可直接传输原料的管廊,再加上数十公里外的滨海国际机场,如今,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港工业区已初步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 
  据介绍,早在开发建设之初,临港工业区便周密规划设计立体交通网。在打造四通八达的公路路网基础上,逐步建设了独立的航道码头,打通了临港工业区港区专属的大沽沙航道,并通过管廊将码头和企业紧密连接,可把化工原料直接输送到企业,也可以将化工成品输送到化工品船舶,经海上运输到世界各地。 
  今年以来,临港工业区加快了路网设施建设步伐,相继兴建了A16、A23、B13、B16和B18路,共计7.5公里,并同步完成了雨污水管道铺设。目前,临港工业区已经形成了7条双向8车道、总里程将近17公里的公路路网,延伸到每一个入区企业门前。 
  而作为临港工业区重要运输途径的铁路,经过一年多紧张施工,主干路铺设现已完成大半,正在向企业内延伸,多数大型企业都将拥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预计,今明两年将完成50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可满足天津碱厂、蓝星化工、北方石油等重量级企业的运输需求。 
  同时,临港工业区专用的“水上高速路”——大沽沙航道,目前已扩容至5万吨级,先后建成了4个码头泊位,年底前还将开工建设两个泊位。 
  此外,在完成一期2.5公里管廊的基础上,全长近9公里公共管廊二期工程也将于近期全面启动,预计年内竣工。建成后,它可以直接和区外管道、区内码头连通,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安全环保,届时天津碱厂、大沽化学、蓝星、法国液空气、中石油、中石化等20家企业都能享受到由公共管廊直接输送物料的便捷与高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