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市低迷 外棉出口受制约

2008-8-28 12:4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08年度,国际棉花市场没有拿到充分的定价权,从后期至今,国内市场的低迷制约了国际棉花的销售,现在出现了一种局面,及在亚洲其他市场上外棉的售价要高于在我们国内的售价,而且销售活跃程度也是好于我们。但是,中国是外棉的主要出口地区,没有中国的积极买入,外棉出口整体受到制约。   一、内外棉花价格比较。
  虽然8月中旬外棉价格一度接近国内价格,但是现在内外棉的差价却在进一步拉大中。由于ICE期棉区间震荡,外棉价格波动不大,而国内价格却连续下滑,外棉价格要明显高于国内价格。 以8月27日FC Index(进口棉价格指数)与CC Index(中国棉花价格指数)M级棉花相比,前者较后者高出347元/吨。
  二、国内市场沉重悲观,外棉被动。
  虽然在新疆棉收储消息被证实前几天市场把这一点当作能多多少少带来刺激的好消息,但结果是收储改变不了市场整体弱势的情况。由于收储量跟不上去,收储期限被延长;现货市场、电子撮合和郑期继续处于下滑状态。从上面的内外棉花价格比较中我们明显看到,外棉基本没有价格优势。而且,纺织厂的资金状况不好,消费量跟不上去,国内剩余的棉花就算再便宜,纺织厂也没有能力扩大采购,只能继续随用随购。新疆发改委此前发布消息指出,2007/08年度新疆棉花产量将达到329万吨,较之前的官方数据290万吨有所提高。这一消息,对于市场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棉商的悲观情绪加重。
  另外,现在新花在山西、湖北和安徽等地陆续上市,开秤价格普遍低于2.9元/斤,虽然这基本上符合棉商的心理预期,但是毕竟现在只是收购前期,棉花质量不高,棉农可以接受,要是到收购高峰期价格如若达不到棉农的预期,市场可能出现购销僵持的局面。面对当前的状态,市场悲观气氛浓厚。甚至认为,现货将有一段时间在13000一线波动。 在国内市场悲观气氛中,外棉在华销售是较为被动的。虽然当前ICE棉花期货市场正窄幅盘整,但它基本上与基本层面有些脱节,更多的时候是跟随外部商品市场涨跌。长期来看,ICE棉花期货市场是一个上涨的趋势,棉商对此也是无奈的。
  三、新棉即将上市,积压棉花内外受压。
  下个月将是全球新花上市时期,直至11月份这期间将进入棉花供应量激增的阶段。事实上,现在国际市场上2007/08年度棉花剩余量并不少,其中美棉库存就是大头。拿美棉来说,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2007/08年度美棉期末库存222万吨,到现在可供销售量还比较充裕。美国德州地区新花采摘已经陆续展开,到9月份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新花销售也已经开始;另外,印度和西非新花上市量也将由慢到快地进入国际供应平台上。中国国内的棉花上市量虽然还算早期,但下个月中、下旬就将进入高峰期,积压的外棉,等于进入了一个腹背受压的空间里。
  四、保税棉销售不畅,新花有待运要求。
  前两年,在船期棉花签约不多的情况下,一些外商往往由于保税棉走得相对顺畅而减轻一些压力。但是,目前保税棉在中国的销售较为清淡。据本网调查,截至8月中旬,各保税区未通关的外棉累计接近30万吨,在我们的纺织厂资金没有好转、美元走强、人民币升值幅度减缓等因素下,这些棉花一时间消化起来不是易事。而且针对客户需要,将会有新花陆陆续续进入保税区内,销售压力难以缓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