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代理 供应链上沉重的一环

2008-8-27 12: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明朝有一种制度叫“票拟”——各地、各部门给皇帝的报告文书,要先由内阁大学士处理,并将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将小票贴在报告的封面上,再呈给皇帝批示核准。票拟的下一步是“批红”,也就是皇帝用朱笔批复文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兼铁人,有超强的意志,他废除了宰相制度,将帝国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每天工作通宵达旦。但是朱元璋的子孙并没有继承他的工作热情,于是帝国的权力时常落到有“票拟”权的内阁大学士手中;更有甚者——不喜欢工作的皇帝索性将“批红”权交给了身边的太监,太监拥有了帝国最高决策权。因此,明朝培养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魏忠贤、王振、冯保,这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意志是相背离的。太监取得皇帝的信任靠的是与皇帝朝夕相处培养出来的感情。 
  在IT供应链中,行业代理就是拥有“票拟” 权的商家群体。其实,行业代理的出现与企业改革的初衷是相背离的。行业代理大部分是国企改革时剥离出来的三产企业或业务部门,他们既不掌握产品资源,也无技术实力,甚至没有物流和仓库。行业代理生存靠的是与行业用户千丝万缕的联系。
  助长渠道不良风气
  有一家打印机厂商要发展代理商,既不找零售商,也不找集成商,专门找行业代理。打印机厂商的渠道负责人认为,只要有行业代理的客户关系,自己的销售任务就很容易完成了。与打印机厂商的思路相吻合,集成商们大多数把精力放在客户关系上,而对技术和服务缺少长期投入的规划,一些IT供应商要想找到在技术上有所投入的集成商也很难。
  行业代理依靠与行业用户的密切关系,往往掌握了行业用户的IT采购权,很长时间以来成了IT厂商打开行业市场的金钥匙。行业代理的存在对于IT行业发展非常不利,这个群体宣扬这样的商业哲学——有关系就有一切。在这种风气左右下,各类IT渠道商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打通客户关系上,而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培养。
  关系型渠道增加了供应链的成本。在一些IT厂商和传统IT渠道商眼里,行业代理就是客户。行业用户付钱给行业代理,但服务却是由IT厂商或传统IT渠道商提供的。行业代理只起到了代替用户采购的职能,但其占有了IT产品供应链里可观的利润。很多行业代理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既没有IT厂商的辛苦,也不比行业用户的待遇差,有的行业代理还负担了大批离退休人员。
  行业代理的转型
  当然,并非每家行业代理都是供应链上的寄生虫。中铁信是成功转型的代表。中铁信全称是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是在铁路系统代理IBM产品起家的。今天中铁信的客户已经突破铁路系统,进入证券、教育等领域。中铁信有铁路机车统计系统、路局分局车号自动识别综合应用系统、铁路综合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等大量自有品牌的解决方案,拥有很多成功案例,还凭自己的技术实力成为中国软件企业百强第37位的企业。所谓君子爱才取之有道,有价值的代理商理应获得应有的利润。
  长久以来,行业代理侵占了供应链里的利润空间,这些利润并没有进行IT渠道能力方面的建设,而是被这个群体消耗掉了,这是造成中国缺少大型集成商和有增值能力分销商的客观因素之一。只有无价值的行业代理群体消失或变小,中国IT渠道才能走向健康。
  一刀切的做法会产生人员安置等各种社会问题,温和并有效的做法就是让这个群体转型,让其成为真正有价值、有实力的IT渠道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