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参与浙江省沿海港口战略联盟建设

2008-8-27 10: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宁波市政协港口物流业对策研究课题组
    港口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潜在的或实际的港口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所形成的合作协议或组成的网络式协作关系。浙江省港口资源丰富,港口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在国际港口界占有重要地位。面对港口激烈竞争的发展环境,建设浙江省港口战略联盟,对转变浙江省港口发展方式,提高整体竞争力,打造港航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港口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产生的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促进了港口物流业的激烈竞争。二是港口战略联盟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观念,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扩张、战略目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三是市场经济体制为实施港口战略联盟提供了体制保障。四是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港口联盟提供了技术保障。五是港口竞争主体从个体向群体转变,迫切需要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加强合作,提高竞争能力,维护竞争秩序,降低竞争损失。六是船舶大型化,迫切需要通过港口之间的科学合理分工,建立起干线、支线的转运格局。
    具有以下七个基本特征:自愿互惠、形式多样、边界模糊、政企并重、运作高效、服务先进、优势互补。
    国内外港口战略联盟建设的主要模式:一是按港口联合后的管理主体分,有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种;二是按港口联合相互渗透程度分,有紧密型、松散型和竞合型三种;三是按战略联盟的产业链划分,有横向联盟、纵向联盟、混合联盟三种。
    建立与管理。通过选择共同营运的合作模式,保证战略联盟的战略能有效的执行,强化联盟内的创新变革,创造一种融合性的文化,培养具备新的能力要求的高层管理人才,使港口战略联盟发挥最大优势和最高竞争力。
    优势和风险。优势在于帮助港口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加强和发展其核心能力,保持和获取竞争优势。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联盟企业担心失去对联盟的控制权问题;合作一方可能侵害另一方利益问题;联盟对于合作各方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可能会存在巨大差异,使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局面;在跨地域合作过程中,有可能培养出潜在的竞争对手;联盟有可能导致关键技术或关键人才的流失等。
    浙江沿海港口联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部分港口进行战略联盟的思想认识不清,犹豫疑虑,这边与宁波港洽谈合作,那边还在与其他港口接触,举棋不定,令港口合作拖延时间,进展缓慢,难以深入下去。
    第二是合作成本过高。宁波港在与有的港口合作中,对方提出的合作条件过高,对合资企业发展造成困难。
    第三是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如停留在目前业务合作和局部码头的合资,合作不够紧密,无法真正应对竞争挑战。
    第四是合作中面临口岸体制和开放的问题。浙江省的口岸管理体制是两关两检,由于尚未实现全省通关一体化,在港口战略联盟内部难以实现货物大畅其流,限制了港口联盟的建设、发展。另外,省内港口和码头开放未能与港口联盟同步,将影响港口联盟发展。
    浙江省加快港口战略联盟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是浙江省建设港口战略联盟是促进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其次是浙江省加快港口战略联盟建设是促进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的需要;再次是浙江省加快港口战略联盟建设是降低港口发展成本,应对国内外港口物流业激烈竞争的需要。
    目前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港口群效应,尽管浙江省实施了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战略,但要维持港口大省的地位,成为亚太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港口群,还有不少差距,存在不少发展瓶颈。因此,浙江省沿海港口之间加强合作,建立港口联盟,形成强港带弱港、弱港促强港互动格局十分必要。
    宁波港参与浙江省港口战略联盟的建议
    宁波港参与建设浙江省港口战略联盟的基本思路。以大力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的深水优势,充分发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宁波港集团在港口建设、管理、经营、技术、业务、资本等方面的先行优势,充分发挥省内沿海港口及其腹地的货源优势,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因地制宜地开展灵活多样的双赢合作,建立以宁波港域为枢纽的水水转运体系,全面提升浙江省港口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宁波港参与省内港口联盟发展模式建议。建设省内港口联盟可采取四种模式:投资合作型,业务合作型,企业组建合作型,企业参股合作型。
    一是与温州港的投资合作联盟模式。与温州港合作改造和经营龙湾二期码头,尽快开辟温州-宁波港的内支线;建设和经营灵昆码头,并争取参与温州正在研究规划建设的灵昆物流中心项目。下一步联合开发乐清湾的5万吨级散货码头及有关深水集装箱码头。
    二是与台州港的业务合作联盟模式。着重发展宁波港-台州港的进口转关内支线,以扩大进口内支线带动出口内支线的发展;在适当时间参与台州港的集装箱码头建设。
    三是与舟山港的企业参股合作联盟模式。按照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在宁波港集团改制时,吸纳舟山港集团公司作为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给予适量的股份。与舟山港联合建设和经营舟山金塘岛大浦口集装箱码头,适时规划和建设金塘上岙等集装箱码头。与有关方合作建设舟山凉潭的矿石码头和衢山鼠浪湖散货码头。在金塘集装箱码头发展国际水水中转业务。
    四是与嘉兴港的企业组建联盟模式。先租用或合资嘉兴港的一个多用途泊位作为集装箱码头,开辟到宁波港的内支线,为拓展苏南腹地打基础;然后在嘉兴海盐港区建设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在独山港区投资建设多用途散货码头。积极探索与嘉兴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
    宁波参与浙江省港口战略联盟建设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争取浙江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建立浙江省港口战略联盟涉及有关各地利益,要发挥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推动作用,帮助有关地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促进港口联盟。推动省有关部门制定浙江省港口联盟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步骤,把集装箱码头、优质深水岸线和码头、开发价值大的岸线作为港口战略联盟发展重点,制定港口联盟促进政策,指导港口联盟有序推进,搭建港口战略联盟合作平台,协调解决港口企业联盟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宁波市政府与相关港口所在地的政府加强协调和沟通,在政府层面营造环境、创造条件,给予大力推动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制定口岸开放规划,保障港口联盟运行。建议省有关部门按照浙江省港口联盟发展规划,抓紧制定相应的口岸和码头开放规划,保障浙江省港口联盟顺利运作。
    第三,深化建设浙江大通关,推进全省通关一体化。浙江省建设港口战略联盟必须大力推进大通关,在国家法规和政策许可条件下,努力实行出口货物 “属地申报,属地申检,口岸验放,全程监控”;进口货物实行“多点申报,多点申检,多点验放,应转尽转,全程监控”。运用电子报关、报检、电子签证、电子转单、电子对碰、电子放行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浙江省高效便捷的一体化、全天候通关通检服务体系。
    全省通关一体化,第一步可在与宁波港建立内支线的浙江沿海港口和宁波港在省内投资和合作的无水港先行推行,第二步在全省全面实施。
    第四,大力发挥宁波港集团的龙头和主导作用。最近浙江省政府正式公布实施了 《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规划》对浙江省沿海港口将呈现以宁波-舟山港、温州港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嘉兴港、台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因此,在建立港口战略联盟过程中,宁波港集团应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快自身做大做强做优发展步伐,积极开发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加大与省内相关港口的合资和合作,对联盟合作港口和无水港在港口管理、业务、技术、信息、服务品牌等方面给予培训和帮助,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船队和车队,在此基础上组建宁波港国际物流公司,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港口联盟物流服务产业链,为建设浙江省港口联盟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积极争取船公司支持,为发展港口联盟创造条件。船公司在发展港口联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争取船公司在运价上的支持,把浙江省沿海港口经宁波港中转进出口的运价视同现行宁波港进出口的运价。二是争取船公司在箱管上支持,在与宁波港建立内支线的浙江省沿海港口和宁波港在省内投资和合作的无水港建立箱管点,提供提箱和还箱服务。三是争取船公司在舱位上支持,保证货主用舱位的需要。
    第六,建立订舱服务平台,为拓展腹地提供支撑。争取宁波外代、浙江外运支持,在浙江沿海港口和宁波港集团投资或合资的内陆无水港建立订舱服务平台,或与宁波港集团合资,联合建立订舱服务平台,适当降低订舱服务费用,为货代和货主订舱提供便利,引导货物走宁波港。
    第七,制定扶持政策,促进港口战略联盟。一是在用地指标安排、地价确定上,对港口联盟给予支持。二是运用税费等经济手段,在政策层面支持水水中转运输,建议对在省内港口之间运输集装箱的船舶经营者,其上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省财政和地市财政所得部分,给予同等额奖励,免缴省港航管理征收的船舶运管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