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高盛”投资养猪业

2008-8-27 10:2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领域,国际投行也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收购养猪场,这究竟是农业产业转型的一次机会还是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威胁?
    姜华 (宏博集团首席资本运营官):尽管高盛斥资2亿~3亿元全资收购养猪场,但这一行为本身还不至于对肉类安全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个行业集中度还很低。据我了解,高盛目前在上游控制的养猪总数量不过150万头,而我国每年猪肉的消费量足有6.8亿头,影响还不大。
    在猪肉的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上,养殖环节利润最高,屠宰的利润是最低的,基本上只有3%~4%的样子。而在养殖环节,成猪的利润会有40%~50%。当然,养殖环节的风险也很高,如蓝耳病以及各种猪瘟都是养猪场巨大的威胁,所以高盛出手收购时,大部分本土养殖场还是愿意出售的。
    吴军 (国家安全部经济情报处官员):外资进入中国农业,在大豆领域给中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所以,在猪肉领域,国家绝不允许再出现同样的问题。目前的形势是,由于人们餐桌食品结构的改变,粮食米面的消耗量开始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肉蛋奶,所以这几个基础产业链的安全是国家密切关注的。
    尤其是猪肉,不但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同时又是中国餐桌上的主要消费食品,而且养猪的饲料又与外资控制的大豆、豆粕有密切关系,这使得猪肉对于产业安全的敏感度大为增加。
    郭永新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产业安全处处长):外资进入中国农业的事情值得关注,而且越早越好。总结以往的经验,很多产业安全的问题都出在最初时没在意,对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对产业体系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导致的。
    在我看来, “高盛养猪”可能会产生两种效果:
    一种效果是帮助中国的养猪产业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养殖,进而提高猪肉供应量,改善百姓生活,平抑物价,避免出现去年因猪肉供应紧缺价格陡涨带来的CPI的上涨。
    另一种效果,有可能会走向一种区域性的垄断。这是因为虽然我国农业产业目前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但是与工业品相比,农业更讲究地域性与季节性,在某个区域,如果其他的养猪户都很零散,缺乏集中竞价的能力,那么,对养殖市场10%的控制就能实现当地价格的引导与操纵。
    资本的本质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帮助我们平抑物价。我们需要判断,外资进入中国农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会恰到好处,外资既扶持了弱势产业,获得了合理利润,同时又不至于形成垄断或价格操纵。这需要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