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铁京沪高铁起点站

2008-8-27 0: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三、北京南站是集铁路、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南站位于北京市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城市中心区,是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站,是集铁路、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车站总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其中站房面积25.1万平方米,雨棚面积7.1万平方米
 北京南站设有三个车场,24个站台。从北往南依次为普速车场、高速车场、城际车场。其中普速车场设有5个站台,高速车场设有12个站台,城际车场设有7个站台。高峰期旅客日均到发能力在100万人以上。

  北京南站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2007年9月完成主体钢结构工程,2008年8月1日通车运营。与传统的火车站相比,北京南站有五大亮点:

  1.独具匠心的建筑造型。北京南站建筑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天坛。天坛是一座三重檐亭式的圆殿,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极富建筑美学的建筑形态,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北京南站吸取和借鉴了天坛的建筑元素,运用现代的建造技术手段,将天坛的顶层演化为车站的中央屋盖,将天坛的二、三层分别演化为站房两侧跌落式的雨棚,位于中央最高处的整体椭圆形屋面与中国古建筑的曲线屋面相吻合。逐层跌落的雨棚侧面采用玻璃幕墙与百页,使其具有通风采光和防雨的作用。双椭圆形的外观,对称的立面形态,逐级跌落的屋面,使北京南站既呈现出古典的庄严,又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2.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从城市整体功能出发,北京南站将地铁4号线、14号线和市郊铁路引入站内,形成了集铁路、地铁、市郊铁路和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车站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设计了可直达高架落客平台的进站通路,南北设有公交广场,北广场为下沉式广场,到达出发的公交车在此形成立体换乘。车站东西两侧设有地下两层出租车及社会车停车库。

  北京南站车流、人流的路线设计精细而巧妙。旅客流线采用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出租车和小汽车的旅客可以从高架落客平台直接进入进站厅;来自公交车的旅客可以从地面南北进站厅乘自动扶梯进入高架候车厅;来自地铁的旅客直接通过地下换乘空间与铁路换乘;小汽车到达东西两侧的落客平台后,可以沿环形匝道到达车站任何一个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北京南站也是这一地区的一个大型互通式立交桥。

  北京南站共有五层,地上两层,地下三层。地上二层为高架层,是主要的旅客候车区域,呈椭圆形,面积4.3万平方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的大小,可同时容纳1万多人候车。东西两侧为进站大厅,与高架环形车道落客平台相邻,南北两侧与地面层进站厅相通。地上一层为站台层,北侧大厅设有进站厅、贵宾候车室,南侧大厅是进站厅,乘公交车的旅客可以从地上一层的南北两个进站厅进入站台上火车。地下一层分为中央换乘大厅、出站通道、出租车待客区等三个区域,铁路、地铁、公交车、出租车乘客可在中央换乘大厅换乘,中央换乘大厅的西侧为出站厅,东侧为快速进站厅和出站通廊。地下二层为地铁4号线站台。地下三层为地铁14号线站台。五层之间有自动扶梯和垂直升降梯相连,旅客换乘非常方便快捷,旅客不出车站就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互换,一般换乘距离在100米左右,最长不超过200米。

  3.大跨度、高空间的结构。北京南站体量庞大、客流密集,为提高旅客候车的舒适度,必须保证站房有足够的空间。为此,北京南站的设计采用了大跨度钢架结构、悬垂梁、A型塔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中央站房屋顶采用了大跨度钢架结构,最大跨度达67.5米,钢架最高高度为30米,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空间。高架候车厅采用了大跨度巨型钢框架结构,平面呈椭圆形,最高净空达31米。为避免设备及综合管线占用高架层的净空,采用了在梁腹板上开孔的设计方案。站台无柱雨棚采用美观、轻巧和独特的悬垂梁、A型塔架等结构,满足了建筑美学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将悬垂梁的截面形式设计为工字型,巧妙地利用大跨度、低高度工字钢的抗拉刚度大、抗弯刚度小的特点,使得雨棚既满足了风荷载、雪荷载的承载要求,又解决了大跨度梁梁高过大问题。大跨度、高空间的结构,使得北京南站的空间宽敞通透,增强了站房的通透性和方向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旅客的舒适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