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调让合肥迎来发展新机遇”

2008-8-26 18: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几年,整个中部省会城市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工业投资增幅等关键性指标均迅猛“井喷”。这个正在崛起的群体正在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它们的生存状态到底如何?激发它们崛起的原动力又是什么?本版推出的“合肥新观察”系列,以合肥为样本,对此进行客观考察。
“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合肥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吴存荣的语气淡定,从容。
这位年轻的合肥市市长手里捏着一组数据:1至6月,合肥全市实现GDP723.3 亿元,增长18.1%。而在2006年,合肥就提前4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所确立的千亿元GDP目标,跻身全国18个GDP超千亿的省会城市行列。2007年,合肥市GDP再次迅猛超过1300亿元,连续两年增长17%以上,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此外,今年上半年,合肥工业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总产值增长4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5.2%。这些关键性指标,均位于省会城市前列。
实际上,不仅仅是合肥,这几年,整个中部省份省会城市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工业投资增幅等关键性指标均迅猛“井喷”,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这个悄然崛起的群体同样受到了外界的质疑。这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大战,会不会导致中部成为污染产业的集聚地?它们还会有更多的精力来搞“两型社会”吗?
45岁的吴存荣市长则以非常专业的视角来向本报记者详细解读了这个问题。在2006年2月出任合肥市市长以前,吴曾担任过五年安徽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更早一些时候,毕业于河海大学的他,还担任过安徽省治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我们要全面认识合肥的这一轮大发展。”吴存荣凝视着记者,沉思片刻说。
“合肥迎来新契机”
“宏观调控,特别是部分关税调整,包括紧缩货币,导致沿海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利润下降、生产成本上升,迫使和加快了这些企业进行转移或产业升级。”吴存荣说,这对合肥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安徽这个地方的生产成本大概比沿海要低30%到40%,他在那边可能亏10%,到这边可能就赚20%-30%。”吴存荣说。
他透露,今年上半年,合肥组建了529个招商小组;而在去年,合肥先后派出了4批1624支招商小组驻外招商。上半年,合肥全市招商引资总量426.5亿元,增长73.8%。
那么,合肥引进的企业,是沿海地区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吗?
“我作过多次调查,沿海企业的产业转移,其实是一个产业的提高和整合的过程,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把一个小项目拿到合肥来做个小加工。”吴存荣提高了声音说,这些沿海企业经过这么多年原始积累,其资本实力都还是比较强的。“它不会再像原来那样,简单的再把那个小厂搞过来,实际上在他们搬迁的过程中就已经做到产业升级、技术升级了,”吴存荣强调,“合肥是国家级的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独特的科技优势是这些转移企业的产业升级不可多得的条件。”
吴存荣还认为,中央“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也为正在处于大建设的合肥带来了新的机遇。“‘压’的是一些高能耗的、高污染的、大量消耗原材料的、低水平的产业,这些恰恰合肥很少,这个‘压’对我们来讲影响相对较小。”
而“‘保’的地方,我们恰恰得到了不少好处,”他表示,“比如说,国家加大了一些重大的骨干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铁路枢纽,合肥的水运码头等是国家确定的、规划的交通枢纽,比如高速铁路、机场,还有民生工程方面,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合肥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而这又大大强化了合肥承受产业转移的能力。
直面区域竞争
本报记者注意到,孙金龙和吴存荣最近对合肥党政干部讲话时,均提到了一个让中西部省份“高度警惕”的现象。
当前,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运用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在省内转移。与此同时,中西部省市都纷纷加大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力度,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将给我们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不确定因素。”吴存荣说。
不过,对于这种压力,吴存荣表现的很是淡然。“行政手段推动企业在省内转移,从短期内看肯定是有效果的,但长期来讲还是市场说了算。”“对此,我并不担忧这个问题。”吴存荣泰然说。
“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跟中西部比是有差距的”,“你留在这个沿海地区做出口还马马虎虎,你要做内销市场,物流成本就大幅度上升,你想要占领中西部就必须往中西部转移,贴近市场。”
不久前,格力空调的一个负责人就曾给吴存荣算过一笔账:现在卖空调卖电视就像卖大白菜一样不赚钱的。一台空调从广东运到安徽来销售的话,物流成本就50块钱,这样,一台空调才赚十几块钱。所以,“它贴近这个市场中心是必然的。”
吴存荣还特别提到了中西部地区的能源优势。“安徽是个重要的能源大省,能源基础非常好,我们这里的企业从来不停电,一年365天可以保证你不停电。”
而面对于以往共有的交通障碍,中西部地区这几年也正在大力进行改进。这也是中部GDP狂飙猛进的主要支撑。8月1日,合肥至南京、上海的动车组,已经正式开通,通车时间缩短至1到3个小时;合肥至武汉的高铁也将打通,届时仅仅需要2个小时。此外,巢湖港也即将开工,合肥新机场也正在建设,这些都让这位市长很是兴奋。
而对于外界正在热议的“泛长三角”,吴存荣表示,合肥融入长三角是必然的。“我们首先要降低自己门槛,‘水往低处流’,只有把自己门槛降低了,资本就会像水一样往低处流。”“我一直认为,行政区划不应该成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鸿沟。”
吴存荣也清醒地认识到了目前中西部省份之间的招商引资大战。合肥也决定继续推行“大环境”建设。“法制环境、治安状况、商业环境、人文环境、政府服务环境,等等,都在这里面。”
“如果你这里社会治安非常差或者商业贿赂盛行、商业环境不正常、诚信环境太差, ‘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吃喝卡拿要’,你成本再低企业也不会来的,这一条是我们中西部绝大多数地区的‘软肋’。”吴坦然地说。
为此,合肥打出猛招,狠治“大环境”。比如,在商业环境上,合肥大力搞集中招投标的同时,为了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欺诈行为,坚决打击强买强卖。“2006年,我们下大力气清理了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毒瘤。”合肥的安全指数也因此在全国661个县以上城市中排名提升到了第12名。
“滨湖新区不会加剧巢湖污染”
对于巢湖的污染问题如何治理,吴存荣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湖泊治污和河道治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河道治污,河水是流动的,一次大洪水,就可能把污水全部冲走,从而解决问题。
而湖泊治污则有其特殊性。湖泊是封闭式的,存在着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它有个生物链,生物链一旦断掉以后,你想把它再链接上非常困难,这种破坏生物链的‘杀手’,首先就是工业污染。”
而对于这几年外界广泛关注的巢湖蓝藻事件,吴存荣断言,“可以跟你讲,巢湖是有污染的,但相对并不重。”
吴表示,湖泊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提出了几条深得国家环保部负责人赏识的巢湖治污路径。
首先是源头控制,特别是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合肥市现在正在大力做源头控制这个环节,2010年基本上能控制得住,这是治污的第一阶段任务。”“合肥必须要这么做,这是我们的责任。”
第二阶段是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的污染。因为巢湖的污染,农业污染占一半以上。但吴存荣认为,控制面源污染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涉及到国家的农业政策问题。“我们国家这么高的粮食产量,某种程度上讲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几亿吨化肥换来几亿吨粮食。”
第三点就是生态平衡、自然平衡,即湖泊的进出水量平衡问题。目前,安徽提出了“引江济巢”,吴存荣也比较看好。“水体流动的话就能增加氧气。”
吴说,对于“三湖三河”来说,最有希望治好的就是巢湖。“当然能恢复到五十年前的水平,那可能还要花五十年。”
不过,目前外界有个说法,合肥正在巢湖边打造一个规模庞大的滨湖新区,这将加大巢湖的污染。但吴存荣断然否认了这个说法。芬兰、美国,有很多城市在湖边上,很多大城市在海湾边上。诸如洛杉矶、奥克兰、旧金山、芝加哥、伦敦等等。“有水的地方有人居住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是有人居住那个地方就一定污染大。”
“我们把滨湖新区建设到巢湖边,前提条件就是污水必须向巢湖‘零排放’,” 吴存荣说,“你可以去看看那个污水处理厂,包括垃圾处理,全部采用最新技术,集体排放必须达标”。
吴存荣对此还有一句在合肥官方广为流传的话,“走进巢湖才能治理巢湖”。“它天天跟你相伴,你天天看到这个污水,你才会重视它,才会真正去治理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