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涨跌市场说了算

2008-8-26 10: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赵玉波
    近期,连续一个多月的钢价下跌,顿时让业界气氛凝重了起来,很多人猜测钢铁市场的 “冬天”是否已经来临?下半年钢材市场怎样演变?这都成为近期业内关注的焦点。
    让我们再次回顾2005年我国钢材市场连续10个月下跌的原因:由于出口退税调整、钢铁产业政策等因素集中发力,并与钢材过剩、利润虚高形成合力,最终钢价出现了1000多元的大幅调整。而今年在上半年钢材上游市场经历了原燃材料大幅涨价后,下半年奥运会和国际、国内市场消费相对疲软都成为诱因。与今年相比较,虽然相隔数年,各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本质没有改变,两者都是由供需关系失衡原因造成的,不同的是造成钢市下跌原因中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
    权威人士适时的发出 “悲观论”和 “信心论”的声音,细细思量,都好像言之凿凿。但专家们背后所处的身份地位,也就决定了他们与相关利益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也就难以置身事外去做出公正的分析。而专家们越是铆足了劲的摇旗呐喊,越容易让利害相关者雾里看花,看不清楚。本来就不清晰的钢材市场,加之专家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市场行情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对此,笔者以为,让专家们超越自身利益去分析市场走势,他们只能接近市场走势,而无法准确预测市场走势,从而也不敢妄下定论。在经济学里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换句话说,钢材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这一命题或许并不难理解,而要把供需关系放到市场经济这个变幻莫测的大舞台上,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都成为决定供需变化的力量。例如,国内经济的拉动、政府的积极引导、社会的消费能力、整个行业的改造升级、节能减排、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极等等。这些因素中哪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都有可能产生 “蝴蝶效应”,从而影响钢材价格。
    还是那句话,钢价的涨跌谁也难以预测,交由市场决定或许更加理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