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触网过冬”

2008-8-25 10: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采访余姚中国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时,市场总裁朱金祥告诉记者:尽管塑料城内的2000多家塑料生产企业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试探性地“触网”交易,但不约而同地调整网上交易和传统渠道交易的比例,却是今年以来的事。“也就是说,过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和通过传统渠道交易的比例是2:8的话,那么现在正好颠倒过来”。

  如此情形同样出现在衢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绍兴县中国轻纺城(600790,股吧)等浙江多家专业市场。衢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副主任王彪告诉记者,过去中小企业老板对于网络交易,要么不屑一顾,要么一窍不通。因此,“现金、现货、现场”这种传统交易模式一直唱主角。

  但今年以来,高油价以及各类成本的上涨,“逼”得企业老板们纷纷“恶补”网络交易技术以降低成本。据介绍,通过电子商务节约下来的成本主要有两块,除了传统渠道采购、销售时的电话、出差成本外,物流成本是“大头”。传统交易,一次交易,必然伴随一次物流,买卖双方货钱两清。但电子商务却可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多次交易一次物流”,而且货物就近配送、就近提货,节约下来的物流成本惊人。一位试水电子商务的余姚老板尝到了甜头,仅物流每吨货物交易就降低了成本25元。整个余姚中国塑料城的会员企业,今年以来就已节约了近7000万元的运输费用。

  嘉兴茧丝绸市场董事长徐富民说:“今年以来,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浙江部分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在看来,困境反而加速了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步伐!”徐富民欣喜地看到,尽管嘉兴茧丝绸市场目前仍保留原有实物交易摊位,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在网上进行合同订购、在线交易、在线支付。今年以来,该市场网上交易额占了总交易额的90%以上!

  杭州市外经贸局今年特别出台了《关于杭州市中小出口企业电子商务财政资助管理办法》,每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中小出口企业“触网”。杭州市还计划将资助面覆盖到杭州各类中小企业。杭州市经委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王明兴透露,针对杭州全市的《电子商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出台,原则上将以每年扶持5000—10000家企业的速度推进。王明兴说:“下半年,电子商务将是杭州市推出的中小企业解困之道中的重头戏。一方面,杭州高新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都将建立行业性专业网站,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介入网络销售的平台;另一方面,政府鼓励中小企业使用杭州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政府还将为他们分担部分使用费。”

  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已登记网上专业市场11家,网上交易额达507亿元。考虑到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安全性的顾虑,浙江省工商局今年适时出台了配套措施,下发了《浙江省网上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网上市场名称登记,对于网上市场举办者的职责、网上经营者的权利义务、网上消费纠纷的处理等方面提供了规范指导,并由银行对交易资金进行监管,委托审计师事务所不定期对客户资金进行审计,保证网上交易资金安全。“触网交易”已成了浙江中小企业“过冬”中的一抹暖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