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行政的博弈

2008-8-23 14: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韩冀倩 实习记者 王京
行政指令无效压港量不降反增
    据专业咨询机构my steel 的统计,上周(8月10日~8月17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矿库存7342万吨,增加了38万吨。另外,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一个月来港口铁矿石库存一直在升高,几乎每周都能创历史新高。
    “以目前看来,疏港令的确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河北冶金矿山行业协会矿山部赵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压港情况大致没有多大变化,但最近两个月国内进口铁矿石量增幅并非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大。
    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7月中国进口铁矿石3963万吨,较6月增加4.8%,为最近3个月的新高,比2007年同期增加17.9%。
    针对此情况,上述人士分析,这一增幅较以前并不是很大,当前国内进口的主要是澳矿,印度矿石供应量受季节影响已经呈显出回落,这是每年的常规影响。
    另外,针对7月份较上月4.8%的增加量,钢铁业内专家马跃伟对本报记者表示,形成增幅的原因很多,除供需失衡外,钢厂和贸易商对市场看好的心理预期及对利润的追求也促使了进口增加。
需求运输重压压港矿石难消化
    虽然贸易商对现货市场抱有美好的心理预期,但现货市场的价格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天津钢铁炉料交易市场常务副总裁杨延龄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铁矿石现货的价格也在下滑,“已经有贸易商做矿做赔了”。
    铁矿石价格下滑的背后,是国内钢厂对铁矿石需求的下降;而钢厂需求下降的背后,又是市场对钢材产品需求的下降。
    “当前,世界经济下滑尤为严重,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直接影响到钢材的供求。”红动(福州)资本有限公司的刘文亮告诉记者。
    “这段时间,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是明显减少的。”河北万隆钢铁有限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加之上周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普遍回落40~60元/吨,中小型钢厂希望价格能够更低一些,于是大多观望,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铁矿石压港的数量。
    对于目前压港量过大的情况,杨延龄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前期贸易商跟风进货,造成进口量过大。同时,最近钢材价格的下跌使小钢厂难以为继,只能停产,也影响了铁矿石疏港。他举例说,大钢厂每月还有用量,都会从港口拉走一部分,而小钢厂一停产,就只能全堆在港口了。另一方面,运力的紧张无法满足铁矿石外运,而且奥运会期间运输的困难也限制了疏港的速度。
    这一点,兴业证券俞华鹏也对本报证实,运力不足,特别是奥运期间运输的不通畅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受以上方面影响,大量的进口铁矿石无法消化,只能堆在港口。
市场行为诱发需要市场来化解
    针对铁矿石压港问题,杨延龄对记者表示:“这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靠市场来化解。”
    他首先表示,从我国目前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来看,压港3000万~4000万吨都是正常的。因为有需求,就需要保证一定的存货量,而港口收费较低,且对大钢厂还有优惠,放在港口的成本很低,压港也就很正常。而且现在有的船很大,有时需要卸5、6天,想不压港也不行。尤其是一些大钢企,放在港口比拉回去费用还要低,“当然会把矿放在港口”。
    虽然从6月1日起,天津港、湛江港、连云港已经相应上调了港存费。但记者向业内人士了解得知,即使港存费上调3倍,存放90天以上,每吨铁矿石的堆存费也不足40元,“这个收费还是很低的”。
    杨延龄对记者表示,对于港口来说,反正有的是地方,没有必要为了这一点费用得罪大客户,这就是为什么港口对于收港存费并不积极的原因了。“就好像以前有个仓储保安费,港口收的就并不积极。”
    对于如何解决压港问题,杨延龄表示,市场行为还要靠市场来化解,铁矿石的价格下来了,贸易商无利可图,疏港难的情况就会得以改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