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轻言钢价将暴跌

2008-8-23 14: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董文胜
    6月以来,一场“疑似”钢价将暴跌的悲观情绪席卷A股市场,一些投资者一时谈“钢”色变。然而,这种市场预期并未得到钢材现货市场的佐证,而即将到来的钢铁行业传统旺季或将证明国内钢价暴跌的概率非常低。
    近两个月来,持续、缓慢下调的钢价加剧了市场对钢价暴跌的预期。这种悲观情绪很快传染到A股市场,并直接导致了钢铁股的深幅调整。8月以来,一向“坚强”的钢铁板块却经历了20%左右的深幅调整,邯郸钢铁成为第一只“破净”钢铁股,钢铁龙头企业的市盈率降至7倍以下。一些人认为,钢价可能又要以暴跌的方式来完成一轮调整。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02年以来,钢铁行业走过了超预期的“黄金六年”,钢铁业何时进入周期性调整开始触动人们的神经。而即便是在“黄金六年”,钢价也经历了2004年和2005年两次大幅波动,其中2005年的钢价下滑幅度更是高达40%。
    在投资者对钢铁业心生忧虑的同时,钢材现货市场进入了传统的淡季,再加上奥运因素的影响,钢价在6月上旬达到峰值后开始持续小幅下滑。8月,中钢协表示,今年下半年钢价上涨已无空间,高位盘整可能性较大。
    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分析师在A股市场甚至香港市场上几乎集体 “唱空”。
    但是,钢价“暴跌”的假设并没有得到现货市场的认同。中钢协和商务部的数据显示,6月初,国内钢材价格阶段性见顶;7月份,钢价高位盘整;8月份,相对于6月高点,螺纹钢价格的下调幅度在6%左右,部分板材的下调幅度在6%-10%之间。这样的价格波动均在正常调整范围内。业内人士认为,在铁矿石、焦炭原燃料价格没有出现大幅滑落的前提下,钢材价格下调的空间已经很小。
    更重要的是,与2005年钢价波动相比,2008年的钢铁业已不同往昔。2005年的钢价下滑是由于出口退税调整、钢铁产业政策等因素集中发力,并与钢材过剩、利润虚高形成合力,最终钢价出现了1500元/吨的大幅调整。今年的情况则是,钢铁行业成本节节攀升,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国内需求与产能基本保持平衡。国内粗钢产量增速6年来首次低于两位数,7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增速回落至7.5%左右,产能释放压力大大减轻。尽管下半年将有近千万吨热轧产能投产,但这只是钢材产品结构的调整问题,不影响整体供需平衡。另外,国内外钢材价差并没有缩小,7月钢材出口量出现回升,这有助于国内钢材供需平衡。
    此外,钢铁行业很快将进入9月的消费旺季,受奥运影响的一些工程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地震灾后重建开始进入“正题”,国内钢铁行业的上空将会有更多的阳光闪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