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代物流业发展探析

2008-8-21 11: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物流发展的动力源于经济增长引发的物流需求,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的交汇处,具有承东启西,联结长江中下游的地理区位优势。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规划的提出,更为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2002年,南京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南京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对现代物流业,要以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区域物流辐射强度为重点,培育具有扩张能力和充满活力的长三角国际物流副中心、长江流域区域物流转换中心、南京都市圈物流配送中心。对商贸流通业,要进一步巩固商贸流通业在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地位,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建成辐射力较强的区域商贸中心。2005 年,江苏省委明确提出南京要建设成为"五大中心",其中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位居五大中心之首,加快该中心建设,是南京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推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统计,截至2007年2月28日,南京注册的大型物流企业共有600多家,其中货运代理企业285家、国际货运代理130家。专家预测,到2010年,南京将初步确立"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地位,港口货运吞吐量将达到2.5亿吨,物流业税收每年将以20%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南京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2亿元,基础建设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8500公里。南京长江沿岸港口生产性泊位224个,万吨级泊位35个,集装箱泊位7个,总通过能力突破了亿吨大关。南京已经形成了石化、电子、汽车工业、钢铁和电力五大支柱产业。南京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这些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南京产业上的这种比较优势也将有利于明确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南京市规划建设了六大物流园区:禄口航空物流园区、龙潭物流园区、南京化工物流园区、城南物流园区、江北物流园区、王家湾物流中心-丁家庄物流基地。南京市物流的发展可充分依托各大园区的协同发展,提高运输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南京物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纵观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物流服务及客户关系得到高度重视;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程度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较健全;专业物流形成规模;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物流企业发展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坚持政府规划、企业经营的原则;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水平高;注重研究企业的物流战略和实用物流技术;发达的信息系统及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结合上述特征,我们可以对南京市目前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 
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的交汇处,借助于现有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南京具有承接东部发达经济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建立,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将更强。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高起点、大手笔地科学规划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加速南京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合理确定南京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并在政策的制定上集思广益,力争创造良好的物流发展氛围。 
"十五"期间,南京市GDP年均增长14.2%;全市财政收入达到510亿元,年均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5亿元,年均增长14.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0亿元,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411.11亿元。按物流成本占GDP的15%的比例计算,南京市一年的物流费用就达360亿元。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高科技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南京市高校云集,师资力量雄厚,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伴随着物流业发展起来的物流人才培训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南京市也是计算机软件的生产集聚区,这些条件都为南京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二)南京市物流发展不足之处 
运输方式优化不足。南京运输方式齐全,但各种运输方式连接还不够完善,港区、铁路、航空难以取得相互中转的资质,致使多式联运网络至今仍未建立,导致一些大型生产型企业寻求物流外包时,感受不到多式联运带来的成本下降。 
目前南京市的物流信息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普及较为落后;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缺少资源共享的措施和技术支持,体现在不能为物流供求双方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也不能为不同运输方式的企业提供链接。 
市场无序及不正当竞争。由于物流公司的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的物流公司一直在进行低级别的竞争,通过恶性压价,或违规带货,不仅扰乱了物流市场的正常发展,更危害了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公司。 
市场需求约束。目前南京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不愿将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专业物流方式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现代物流业的规划和管理需要有较强的理论、技术和经验来支撑。目前南京的高端物流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高层次的规划和管理人才。 
条块管理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突出。目前,南京市的物流业在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没有专门的产业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足,缺乏专门的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从而制约了南京物流业更快的发展。 
南京物流业发展思路 
1.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有的放矢发展物流业。南京的优势在拥有"黄金水道"长江,占有水运优势。它具有承接东部发达经济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重要战略地位。中西部地区的货物运至南京再进行中转,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电子、化工、汽车和零售业既是南京的主导产业也是一般物流需求较大的行业。南京应秉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重点发展这几方面的物流。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要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加快南京的城市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城市交通瓶颈,提高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之间协调配合和服务社会功能。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支撑体系,以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方针,采取多元运营模式,建立南京市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面向全市、本区域乃至全国的物流信息服务。 
3.建立完善物流业标准化体系。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一是针对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二是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的强制性标准;三是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和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有关规定。南京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物流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执行物流标准,尽快与国际物流接轨。 
4.政府的进一步扶持。政府要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投融资平台,加强对物流业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减轻企业的负担,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投资。制订和完善反垄断,反倾销和价格管理的相关法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 
5.物流剥离、强强联合,组建骨干物流企业,鼓励企业改革机构,创新管理。培育龙头企业,以此带动行业的发展。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鼓励大企业的自办物流公司剥离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创建一体化的物流联盟。整合中小物流企业,提高南京物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6.充分利用打造长江流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契机,大力发展水陆联运。要充分意识到"沿江开发,港口先行"既是港口的机遇也是内陆物流企业的机遇,以现代物流的重要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主动配合南京市长江流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