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大打“桥牌” 加速区域发展一体化

2008-8-20 10: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跨越长江、连接上海与江苏的快速通道——崇启大桥近日正式奠基。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后,启东至上海的车程将由原先2-3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专家认为,崇启大桥不仅将推动启东以及苏北地区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并有利于沟通长三角地区的“江海交通”,以及加速江苏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整合。 
    大打“桥牌”,如今成了长三角地区的重头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江苏是长三角地区建设过江快速通道的代表,从上世纪末开始,江苏拉开了建设帷幕,根据未来过江交通需求,江苏省在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规划了11个过江通道,按长江江苏段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过江通道的分布依次为:南京长江三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四桥、润扬长江大桥、五峰山通道、泰州通道、江阴长江大桥、锡通通道、苏通长江大桥、崇海通道、崇启通道。 
    浙江许多隔海相望的城市都盼望着跨海大桥把自己带出地图的角落。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它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南止于宁波慈溪市。浙江宁波市交通局副局长张延表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不仅缩短了两岸距离,而且将极大地降低宁波与上海间的道路运输成本,在未来20年里,可节省燃油500万吨,累计每年降低的运输成本等社会效益,折算人民币可达22.19亿元。除了宁波与上海间不必再绕道杭州,路程至少缩短120公里,可以实现“2小时到达、当日往返”外,杭州湾跨海大桥还往北依次接入乍(乍浦)嘉(嘉兴)苏(苏州)高速、苏通大桥,在上海与南通、宁波之间,架起了一条最短的陆路通道。 

港桥海联动,助推区域一体化 
    “大桥经济”让长三角许多地方,尤其是临桥城市争相打起了“桥”牌,唱起了“桥”戏,积极把握大桥带来的发展机遇。 
    自从苏通大桥2003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后,大桥效应就逐步体现。2002年,南通市生产总值增幅在江苏省13个市中位列倒数第二,但从2005年起,跃居全省前列,2007年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增幅位居江苏第一。南通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蔡惠忠说,近3年来,上海资本正以每年15%以上的增幅投向南通农业,总投资已超过50亿元。上海的纺织生产基地也大量向苏北腹地转移。崇启大桥、崇海大桥建成后,将加强上海对苏北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启东、海门将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这将为江苏省的经济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宁波慈溪彻底改变了长三角地区“交通末端”的宿命。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了招龙引凤的重要通道,以汽车零部件、模具机械、电子信息和智能家电为主要投资领域的一批项目相继落户。过去的“旮旯地”,如今成了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嘉兴市常务副市长裘东耀认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强化了嘉兴作为长三角区位中心的交通枢纽功能和物流配送中心地位,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企业在嘉兴落户,有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 
    长三角“桥牌”不仅打出了交通一体化的局面,助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更是长三角工业化阶段性特征的一个缩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振指出,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长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对运输成本比较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进行产业转移,加速向上海周边聚集,这样就会形成比较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 
    “桥牌”亮出,交通一体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其背后又出现了“港桥海联动”的大好形势。据了解,2007年,长三角区域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18.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4223万标箱,提前三年达到了2004年国家批准的《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规划》预计的吞吐量能力。 

大桥改变了长三角人的生活 
    从海湾天堑到长桥卧波,原先隔水相望的人们,如今,他们的生活因大桥的横空出世而更加精彩。 
    随着大桥的开工建设,大桥两岸农民开办的“农家乐”也是一派红红火火,而且大都取名为“大桥”。紧挨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的慈溪市崇寿镇是一个只有2万5千人口的小镇,但镇上星罗棋布着上百家以经营海鲜为特色的农家乐餐馆。慈溪市崇寿镇党委委员陈百挺说,杭州湾跨海大桥给这里原来贫困的海边人带来了致富的机遇,让当地经济翻了身。原本只有3000多万元财政收入的崇寿镇,2007年财政收入超过了1亿元,在慈溪各乡镇中的经济排名,也由原来的倒数后几位跃升到了中游。 
    “走大桥,游宁波”如今已成为上海市民出游的热点。宁波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报名参加宁波大桥之旅的长三角游客,超过了30万人次。在江苏昆山周庄,记者碰到了来自浙江宁波的郎宁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就很想去周庄,现在交通发达了,自己开车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很快就到了,周庄很有味道。 
    随着一系列重要交通节点工程的建设,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基本确立,并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特大型国际都市圈。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成为现实,自驾车旅游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旅游方式和领先的生活态度,成为有车一族旅游方式的首选,国内自驾车旅游市场、周末出行旅游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悄然壮大。根据车管所的统计数据,2008年3月底,上海私家车数量接近63万辆,而在2003年,沪宁杭三地的私家车只有35.8万辆。随着大桥的无缝衔接,自驾车旅游在长三角地区将有长足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