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上调难抵成本上升 纺织服装股颓势难改

2008-8-2 12: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传言多时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利好政策终成现实。   7月31日午间,国家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通知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8月1 日开盘,纺织服装板块成为当天上午领涨的主力,全天亦跑赢大盘。但下午银行、券商、旅游等板块纷纷发力,纺织服装遂退居二线。
  是日,纺织服装板块上涨2.85%,跑赢上证指数0.94%的涨幅。天山纺织、凤竹纺织中银绒业、南纺股份等个股一马当先,皆收于涨停。
  但人民币升值的利剑之下,政策利好似乎难改纺织服装板块羸弱基本面。更有券商研究人士测算,如果人民币升值仍保持今年上半年的速度,则一个月之内,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上调2%的利润空间将销蚀殆尽。
  退税率提高兑现
  根据《通知》,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同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8月1日,两家上市公司亦发布公告,将受益的具体金额予以公布。
  孚日股份公告表示,根据该公司财务部门按照2008 年1-6 月份出口销售额测算,半年增加税前利润约1500 万元左右。
  金飞达方面亦表示,“公司下半年的净利润增加400万元到500万元。”
  此外,鲁泰A也被视为是此次调整最大的收益者。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郑卫印向记者表示,经测算,该公司的受益在2000万元左右,“我们今天会有公告”。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减少等一系列不利形势下,纺织服装行业曾多次呼吁政府出手,国家商务部亦曾向国务院建议,放缓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国泰君安研究员李质仙测算,如果静态分析,按照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10%,一般贸易占70%,人民币兑美元6.8 汇率推算,2008 年后5 个月全行业增加税前利润73 亿元;约占全行业利润总额14%,利润率提高0.6 个百分点。
  而根据中信建投研究员李俊松测算的结果,此次调整可以增加行业利润总额12.54 亿美元,增加净利润9.41 亿美元。
  但李质仙同时也表示,一般政策调整时,外商总是根据政策调整的力度,适当提高或压低产品价格。“即政策带来的收益或损失,一般外商要分享或分担一部分。因此动态考虑给行业带来的好处约折扣至50%-80%。”
  对此,鲁泰A 证券事务代表郑卫印表示,“出口退税调整之后的价格,需要我们跟客户一家一家去谈。如果在之前,出口退税从17%降到11%的时候,已经转嫁了一部分负担给了客户,这次就需要适当调整。”
  但显然在之前的诸多调控过程中,纺织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不甚乐观。“要是从17%到11%的过程中,大家都可以转嫁出去的话,纺织服装企业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落魄。”郑卫印表示。
  利好不改趋势
  但市场对此次调整的反应却有些不温不火。在8月1日,各板块涨幅榜上,纺织服装亦落后于旅游酒店、券商、教育传媒和银行,位居第五位。
  国泰君安研究员李质仙认为,由于市场对此项政策已有预期,“多数公司的股价已反映了此项政策的利好,我们建议投资者对此题材保持谨慎。”
  而之前曾有传言,服装行业的出口退税提高的幅度将达到4个点,但最终与纺织保持了一致的步调。
  中信建投在其报告中分析,另外几家出口份额占收入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如大杨创世(600233,股吧)、江苏阳光(600220,股吧)和江苏三友(002044,股吧),因其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因此受益不大。而“申达股份(600626,股吧)(600626.SH)出口中外贸代理比重较大,也不涉及出口退税,影响不大。”
  更有甚者,认为这只是产业升级趋势中的缓兵之计,“并不会改变纺织服装行业基本趋势,仅仅是拉长了行业优胜劣汰的时间。”
  但从企业的角度,虽然行业寒冬来临,但并不是兼并扩张的良好时机。
  孚日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深陷危机的都是一些小的企业,技术和设备皆处于行业末端,“我们已经做到了规模经济,而且技术设备也是最先进的,我们目前没有整合的计划。”
  相比之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却如影随形。
  国泰君安在其晨报中分析,如果按照上半年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大约1 个月时间就会将此次退税上调的好处抹掉,“因此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虽然近期人民币升值有所放缓,但几家行业龙头在应对之策上颇费心机。
  上述孚日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出口创汇,很大程度上用于进口棉花等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因此所受影响不大。此外,该公司亦大举拓展国内市场。目前,其80%的产品用于出口,美国市场就占了40%。
  而鲁泰A亦有三分之一的创汇用于进口。此外,也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对冲风险。“我们的出口订单比较稳定,也易于交割,目前公司的财务费用,基本都可以对冲掉。” 鲁泰A 证券事务代表郑卫印告诉记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