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2008-8-14 15: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经济
    过去数年间,“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稳健成长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在能源、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和食品饮料等十多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国家电行业,彩电、空调、压缩机、微波炉四个产品占全球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廉价的、几乎无所不包的“中国制造”方便和丰富了世界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世界的福利。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同样不容回避的是,中国制造只是世界制造业生产链中的重要 “车间”,还远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工厂”。由于没有掌握当今制造业主要的核心技术,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中国企业主要从事的是零部件和原辅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够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在全球营销方面,大部分中国产品,既没有掌握渠道,更缺乏自己的国际品牌。“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中流血流汗最多的一环,也是利润微薄的一环,并且面临国际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环境和能源挑战日益严峻等困境。
    要改变这一状况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通过自主创新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用“中国创造”替代“中国制造”;另一条路就是用自主品牌为“中国制造”贴金,通过品牌附加值赚取更多的利润。
    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指出,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包括 “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
    为此,应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中协同攻关、共同成长。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企业孵化的软环境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 “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即以我为主,借助开放的市场力量迅速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技术赶超。
    其次,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著名品牌是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服务文化创新的集成,是企业及其制造产品的品质、信誉和价值的集中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快让“中国制造”在全世界范围内彻底摆脱廉价、低端的品牌形象,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形象、声誉和价值显得格外重要。过去,由于缺少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我国许多加工制造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企业,其代工企业性质仅仅是跨国公司的一个制造车间或生产基地而已,严重制约了国内企业自身的壮大和发展。为此,要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对其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营转向品牌经营。鼓励名牌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形成以品牌为纽带的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引导中小企业灵活使用品牌策略,使自身优势与知名品牌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打造出若干世界级知名品牌,实现“中国制造”质的超越。
    “十一五”是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机遇期,是制造业升级、跨越的关键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期待着中国企业实现由模仿到创新的转变,由贴牌到创牌的转变,最终将 “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