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不容乐观

2008-8-14 14: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通讯员 黄欣
    随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累积效应的逐步释放,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加快、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世界经济减缓、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作为拉动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 “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今年上半年增幅回落明显,外贸顺差迅猛扩张势头得到抑制。
    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年上半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324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3.4%,其中,出口1878.3亿美元,增长1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而6月单月,出口仅增长2%,进口1366.8亿美元,增长13.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外贸顺差51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增幅回落46.4个百分点,净增加48.4亿美元。
    一、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东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但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是拉动广东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1337.5亿美元,增长1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但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的71.2%,比上年同期增加3.7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684.5亿美元,增长23.6%,机械设备出口389.5亿美元,增长12.8%。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机电产品有交叉,下同)696.5亿美元,增长19.1%,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的37.1%,比上年同期增加3.2个百分点。
    二、传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放缓迹象,服装出口大幅下降
    服装及衣着附件(以下简称“服装”)、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6类轻工产品是广东出口值最大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使其出口优势减弱,而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差,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等对其出口影响首当其冲,企业利润每况愈下。以纺织业为例,据有关部门测算,对于出口以美元计价的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2%~6%。而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从2006年的3.3%,到2007年的6.9%,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50次改写新高纪录,年内升值幅度达到6.5%。同时,作为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重点商品,上述商品是去年紧缩性出口政策调控覆盖面最广的几个主要大类商品,绝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均下调了2~4个百分点,并提高了加工贸易门槛,再加上节能减排等压力,以往国际市场占有率大的传统大宗商品的出口价格优势不再,出口遇到明显阻力。
    今年上半年,广东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8亿美元,大幅下降31.3%,与去年同期高速增长37.4%形成强烈反差;塑料制品出口也由去年同期18%增长逆转为4.5%的下降;而鞋类、家具、箱包及类似容器和玩具增速均呈减缓态势。
    三、钢材、铝材、水泥等“两高一资”类主要产品出口显著下降
    近年来“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出口迅猛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剧,资源能源变相流失,贸易摩擦有增无减,激化了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因此“两高一资”类产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我国数次大范围下调、取消包括“两高一资”产品在内的出口商品出口退税率,并加征部分产品出口关税,更将钢材、稀有金属等重点商品纳入出口许可证或配额管理范畴。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严格限制下,“两高一资”类主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以遏制。2008年上半年,广东钢材出口量为99.5万吨,增幅由去年同期飙升83.8%逆转为下降35.7%;铝材出口34.5万吨,增幅由去年同期飙升71.2%逆转为下降9.7%;水泥出口47.8万吨,增幅由去年同期42.9%逆转为下降15.8%;此外,钢坯及粗锻件出口量更是由去年同期9.5万吨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5吨。
    同期,广东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增长,但均低于进口总体增幅,今年上半年,广东进口机电产品831.8亿美元,增长12.6%,占广东省外贸进口总值的60.9%。其中汽车进口大幅增加,汽车进口6亿美元,增长97.1%;进口高新技术产品 (与机电产品有交叉)593.1亿美元,增长11.8%,占广东省外贸进口总值的43.4%。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