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港口增速继续平稳放缓

2008-8-12 9: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国港口增速继续平稳放缓,6月吞吐量增幅为15.5%。从上半年的月度增速情况来看,并没有出现大幅起落,而是在平稳的同时放缓。维持今年沿海港口的增速为15%左右。  


奥运限产停产因素影响较为有限,华北地区部分工厂限产停产,北方港口货源将面临减少。我们预计该影响为短期性质,只是将现有的货单推迟交易,甚至部分货源将转往华东华南地区出运,对全年的影响基本不大。  


出口退税回调政策能获通过,下半年港口增速可能回升,商务部等部门调研沿海外贸情况后,为防止出口大幅回落,已经向国务院提出适当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并调整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退税率。  


各地区港口生产指标无大的变化,煤炭港(如锦州等)、矿石港(如日照港等)以及部分亿吨大港(如天津)仍然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原油和成品油的外贸量相当活跃,外贸集装箱的增速回落最大。  


区域集装箱码头公司增长分化,长三角的上海和宁波部分码头公司出现负增长;环渤海区域的码头公司出现负增长多数由于地区新投码头分流影响;珠三角区域分化明显,广州稳步上升,深圳地区的盐田由于美国航线比重较大出现下降,但西部地区保持较快的发展,主要由于航线比重相对平衡、“华南驳船快线体系”的发展以及蛇口集装箱码头新泊位投产等因素影响;东南沿海区域外贸吞吐量的增幅相对回落不大。  


维持港口行业整体的“中性”评级,策略上以相对防御为主,地区方面优先选择环渤海地区,货种方面优先选择散货种类。推荐天津港和日照港,关注上港集团和连云港的长期价值。  


一、外贸平稳放缓趋势未变  


6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当月2217亿美元,累计12341亿美元,当月增长23.3%,累计增长25.7%。  


其中出口当月增长17.6%,累计增长21.9%;进口当月增长31%,累计30.6%。很明显,出口回落较快而进口增长快速,但外贸总体维持强势。  


目前外贸商品货种的格局仍然是“进口以资源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金额累计增速前三是铁矿石(117%)、粮食(102%)和成品油(106%),量的增速前三是汽车(53%)、集成电路(25%)和铁矿石(22%);出口金额累计增速前三是半导体(113%)、船舶(59%)和液晶显示板(46%),量的增速前三是船舶(171%)、集成电路(33%)电子零部件(26%)。  


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实际要小于外贸增速的波动(图1)。  


按照我们前期报告观点(《国内港口生产经营分析:3月增速回升,继续关注环渤海区域》),外贸增速与沿海港口发展增速的相关系数为1.5以上。  


今年以来,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部分出口产品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均在年初的预期内。目前的港口增速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1至6月,沿海港口累计增速为14.9%。  


进入7月中旬,受奥运会临近的影响,华北地区部分工厂限产停产,北方港口货源将面临减少。我们预计该影响为短期性质,只是将现有的货单推迟交易,甚至部分货源将转往华东华南地区出运,对全年的影响基本不大。  


前期商务部等部门调研沿海外贸情况后,为防止出口大幅回落,已经向国务院提出适当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并调整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退税率。  


如果出口退税回调政策能获通过,下半年港口增速有可能出现回升。由于目前没有其他新的变化因素,维持今年沿海港口的增速在15%左右。  


二、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增长继续平稳  


6月全国港口的各项指标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图2至图4、表1和表2),从上半年的月度增速情况来看,并没有出现大幅起落,而是在平稳的同时放缓。但与去年6月同期相比,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分别回落0.2个、4.2个和7.3个百分点,集装箱的增速回落明显最大。  


货物吞吐量方面,当月完成5.1亿吨,累计29亿吨,同比增长15.5%。其中沿海港口当月3.7亿吨,累计21.8亿吨,增长14.9%;内河港口当月1.4亿吨,累计为7.7亿吨,增长17.3%。集装箱吞吐量方面,6月全国完成1099万标箱,比上月1067万稍有增加,累计6165万标箱,同比增长17.1%。外贸货物吞吐量方面,6月全国完成1.7亿吨,累计8.1亿吨,同比增长11.4%。  


各地区港口生产指标无大的变化,上半年突破1亿吨有八家港口,增速上继续保持“北高南低”的差异。  


三、重点地区港口月度吞吐量情况  


今年以来,尽管全国港口的整体增速在放缓,但煤炭港(如锦州等)、矿石港(如日照港等)以及部分亿吨大港(如天津)的增速仍然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原油和成品油的外贸量相当活跃,而外贸集装箱的增速回落最大,美国航线的集装箱吞吐量甚至出现负增长(如盐田)。  


1、上海港货物吞吐增速8.1%,集装箱增速10.4%  


六、投资策略  


在今年宏观经济减速以及外贸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港口经过前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产能瓶颈在逐渐弱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过剩局面,而增速也逐年高位回落。  


我们继续维持前期报告的观点,给予港口行业整体的“中性”评级。  


投资策略上以相对防御为主,地区方面优先选择环渤海地区,货种方面优先选择散货种类,具体来说,投资思路主要遵循两条主线:  


1、港口企业的内生性增长能力:当前来看,港口行业缺乏整体性机会。短期比较而言,受外贸的影响,以散杂货业务为主的环渤海区域港口以及业务结构均衡的长三角港口将具有相对的优势,这也体现了各区域港口腹地外贸依存度的强弱。长远来看,环渤海区域的天津港业务完善发展的空间更大,而长三角的上海港将最具国际竞争力。  


2、提价和资产整合的预期:当内生性增长的动力不足之时,外延式增长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港口而言,上调装卸费率和资产整合的预期将是重要的外部推动力。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将是具此类外部题材的重点区域,其中的日照港和天津港值得重点关注。  


继续审慎推荐天津港(600717)和日照港(600017),并建议关注上港集团(600018)和连云港(601008)的长期价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