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何不考虑“出口转内销”
2008-8-11 11: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年年初,我阅读了一本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图书,在这本书中,美国家庭主妇兼记者萨拉女士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于是她突发奇想决定将中国制造的产品统统请出家门。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萨拉发现离开中国制造后,她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昂贵和不便,于是她用了整本书向世界人民倾诉自己的实验性遭遇。
不过,就在我刚刚听萨拉的抱怨不久之后,那些为萨拉一样的美国人制造廉价商品的中国工厂就开始纷纷陷入生产困境停产倒闭了。当然,这不是因为萨拉的抱怨起了作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调整、原材料价格大涨,而且低迷的全球经济又打击了欧美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曾经依靠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产品失去了以往的光彩。这对于那些大量依靠出口外销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自然是雪上加霜。
最早感受到成本上升和美元贬值这种压力的,还要数珠三角的制造业重镇东莞。东莞是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制造基地,除此之外,东莞的皮鞋、家具、服装出口同样闻名于世。然而,不久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出现30年来首次负增长,签订投资合同减少了57宗,负增长幅度为13%-14%,今年1至5月,全市关停、转移外资企业共405家,同比上升 36.4%。
长久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着国家政策,特别是中国刚刚加入WTO后的缓冲期阶段,依赖于低成本、低汇率、低劳动工资的成本政策优势驰骋于全球市场。东莞此次制造业危机,暴露了依靠大量劳工简单劳动赚取利润的中国制造业的脆弱与风险。在此次危机中,中国的制造业不仅暴露了缺乏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弱点,还暴露了来自产品与销售渠道单一的危险。
在此次东莞企业关停浪潮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引起了众多媒体的注意??金卧牛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东莞知名的出口企业,同时也是沃尔玛烧烤炉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在辉煌的2004年到2005年,金卧牛公司有450万台不同型号的烧烤炉被销往海外,这些贴有金卧牛自主商标的产品被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五个国家。但是在今年3月,这家看似实力雄厚的企业却已然走向了停产,原材料涨价甚至让公司无法履行与沃尔玛签下的合约,那些萨拉抱怨的“Made In China”烧烤炉静静地躺在成品仓库里,不知道明天将会面对怎样的命运。
金卧牛虽然拥有自主品牌,但是由于公司只生产欧美地区使用的烧烤炉作为企业的唯一产品,导致了公司过分依赖于国外经销商的销售渠道,当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时,销售渠道商立刻转寻价格更加低廉的企业,而金卧牛却因为缺乏其它的减压通道,导致了企业最终停产的噩运。
“渠道为王”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是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往往愿意选择现成的国外经销商,而不愿意建立自己的市场销售渠道,特别是国内市场的渠道。市场渠道建立不完善,导致了企业过渡依赖于价格优势取悦国外经销商,这种依赖性最直接后果就是,当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国外经销商很可能因为价格成本等原因,抛弃处在下游的制造商,寻找其它更有优势的企业。而被掐断了销售渠道的企业此时自然就会面临“营养不良”的危险。
在北京奥运到来之际,对于国内以前过度依赖出口导向的制造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充分抓住奥运扩大内需的时机,建立自己的产品国内销售渠道,转化过度依赖国外渠道商的风险,定能够走出企业生存发展的阴影。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