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快速发展背后的安全隐忧
2008-8-1 11: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王健
近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目共睹。
六次大提速轰轰烈烈,大规模铁路建设迅速展开。和谐号动车组以其优美的外形、良好的服务、先进的技术为国人所称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张 “国家名片”。
中国铁路以人均里程不足一支香烟的长度,创造了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和铁路运输密度四个世界第一。许多外国同行都称赞,中国铁路是一个奇迹。
然而,在铁路快速发展的背后,铁路安全问题开始引人关注。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事故,使铁路安全问题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
这几次铁路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都触目惊心。2007年9月16日,胶济铁路潍坊西到昌乐段大圩河火车站附近,因为施工单位违法施工,发生路基坍塌事故,造成一列货运列车出轨。
时隔半年,2008年1月23日,北京开往青岛四方的动车组D59次列车运行至胶济线安丘-昌邑间时,撞上违例入线施工的工作人员,造成18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发生地点是计划于当天22点至24日1点30分,进行线路拨接作业的处所。按方案,当天21点起,施工范围内列车限速每小时45公里运行,此时施工人员方能进入工点进行施工准备。但中铁十六局部分施工人员提前于当天20点40分左右,擅自强行进入作业区线路,正常运行的D59次动车组列车通过时和这些施工人员相撞,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接连两次的列车事故并未让此类事件停止发生。2008年4月28日,重大恶性事故再次发生。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伤亡惨重。同样,此次事故带来的教训也发人深省。
事实上,铁路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缺失。从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来看,铁路实行铁道部和铁路局二级管理,以行车调度为核心、站段为基础的统一调度体制。列车运行前,运行监控器已提前装入全程数据,严格控制列车运行速度,并记载列车运行中的实际数据。列车运行过程中,机车司机和各站值班员通过无线设备随时沟通,进行 “车机联控”。同时,机车司机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不间断瞭望,线路上也标有限速牌等各种醒目标志。各过程环环相扣,以确保行车绝对安全。
然而,这一起起事故的接连发生,不得不让人们又开始重新考问铁路系统的安全链条。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缺失?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安监总局局长王君在调查4.28事件时说:“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事故有一个相同之处: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有舆论认为,中国的铁路线正在变成一个个巨大的工地,改造、提速和建设新线多管齐下,风险系数必然加大。
铁路建设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大规模铁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铁路“十一五”规划显示,近5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25万亿元,数额极其巨大。除了传统的国家铁路建设基金、铁道部利润积累和银行贷款三个渠道,铁路部门进一步多渠道融资,自我加压,全行业勒紧腰带过日子,十分疲惫。
业内人士认为,铁路系统主辅分离、减员增效等改革成就明显,但铁路依靠准军事化手段管理,责任层层加码,基层铁路职工工作强度增加,激励机制不到位不利于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家级铁路改革正在积极探索,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铁道部门要 “继续推进改革”。铁路内部也在不断进行变革。而大规模改革涉及资产、调度、管理、人事等诸多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做好繁忙的客货运输工作;另一方面,要保持内部干部职工的思想稳定,铁路改革复杂而紧迫。
血的教训令人警醒,铁道部在全路范围内为期4个月的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检查活动已近尾声,各级铁路部门通过查领导、查管理、查设备,查作业,安全生产形势大有好转。但安全重于泰山,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链条不容任何一环缺失。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