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贸易正当时

2008-7-8 10: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人民币的优势凸显,进口市场逐渐步入佳境。国家贸易政策也由“奖出限入”转向“进出平衡”,鼓励进口的政策暖风频吹,在双边优惠贸易安排、进口信贷支持、进口贴息以及进口展会等方面频频“出手”。与此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国内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也为扩大进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规避贸易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契机。不少企业嗅到这一商机和契机,开始尝试进口贸易并初见成效。专家预言:中国的进口贸易近几年将势不可当。   购买力提升 进口产品内需增强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近的报道显示,世界银行对考虑2006年物价的各国国民总收入(GNI)水平——“购买力”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中国的购买力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进口商品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消费需求。很多世界一线品牌已经进驻中国的一线、二线城市,尤其在北京和上海等大中型城市。除家乐福、沃尔玛、欧尚等外资零售企业外,很多内资企业如物美、京客隆等超市都设立了“进口商品”专区,而且品牌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专柜面积和销售量也在逐年增加。这样的现象显示出:中国是一个消费潜力巨大,中产阶层数量日渐庞大的国家。
  进口产品内需的迅速扩大,也让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中小企业尝到甜头。广州高树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飞先生就是进口贸易的受益者,他从做陶瓷出口起家,3年前转做澳洲进口红酒。从05年到08年,每年的公司的营业额都有200%—300%的增长。刘雪飞对中国进口商品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感到非常乐观,他认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加之国民购买力不断提高,对于一些国外的“舶来品”的消费力也越来越强,比如烟酒、化妆品、服装、电子产品等,国内市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
  进口增长 贸易新时代已来临
  据中国海关网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贸易的市场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243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558亿美元,增长幅度近300%。2003年起,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08年以来,中国进口增速明显加快,据海关最新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国月度进口规模已连续2个月超过千亿美元。今年5月份,进口1002.9亿美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月提高13.7个百分点。专家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外贸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经悄然进入进口经济时代!
  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从它提供的2007年调研数据来看,在参与调研的企业用户中,有54%正在或者打算近期从事进口业务。
  不断升温的内需消费,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人群,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技术,高科技材料和设备,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国对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 如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很多设备功能都要求其中应用的元器件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这些产品目前在国内还难找到替代产品,都依赖于进口。据统计,仅机电行业有进口实绩的企业在2006年就达到7.78万家。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可以用比以往更少的投入获取更为先进的国外技术、设备以及成熟的、新奇特产品。同时由于国家下调了进口关税,所以借此机会进口一些优质的国外产品来填补国内日益高涨的个人消费市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前景看好 中小企业困难犹存
  据阿里巴巴(B2B)全球销售副总裁张子恒先生介绍,虽然目前中国进口前景光明,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比如:语言障碍、难以获得进口商品渠道、对进出口流程不了解等。这些看似阻碍进口的“障碍”,在互联网上更容易解决,张子恒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构建一站式全球进口服务平台。拥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为海外供应商提供信用认证,降低交风险;提供翻译支持,让用户沟通无障碍;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市场资讯、进口政策和进口指导,帮助用户解决进口什么、如何进口的问题;让用户轻松找到进口第三方服务公司,交易无障碍;为用户代理的海外产品提供国内销售渠道,二次销售无障碍。
  国家外贸政策的转变、国民购买力的增强、进口产品内需升温,人民币不断升值……种种迹象表明,现在是进口的最佳时机。而随着进口的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