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远辉:接轨珠三角 融入北部湾

2008-7-6 10: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在梧州深入考察调研后,明确了梧州的发展定位:

    把梧州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这一发展定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区域发展大局,符合梧州发展实际,必将极大地促进梧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一、学习贯彻好郭书记对梧州的发展定位,就是要深刻认识梧州的区位优势,全面剖析梧州发展现状,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

    梧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凭着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成为岭南重镇、百年商埠。但交通条件的变化和落后,使梧州失去了往日风光,丧失了枢纽城市的地位,并逐步被边缘化。当前,梧州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机遇千载难逢,特别是多区域合作为梧州发挥区位优势,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打造新时期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奠定了基础。珠三角经济圈的升级换代,北部湾经济区的风生水起,都将给处于交汇节点上的梧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区域合作机会。而现代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将使梧州打造新时期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创造了条件。随着梧州构建起连接广州、南宁等大中城市的2-3小时经济圈,梧州将成为珠三角经济圈与北部湾经济区交汇节点上的区域性枢纽城市,成为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产业传承与文化交流的中转地带。

    二、学习贯彻好郭书记对梧州的发展定位,就是要努力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物流基地、商贸基地、旅游休闲基地。

    (一)努力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梧州是广西最早的轻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当前要大力发展工业,叫响“梧州制造”,实现“工业兴市”。一是重点扶持优势产业企业,做大做强现有工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二是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形成现代化临港工业基地。三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基地。重点建好梧州工业园区、苍梧工业园区、苍梧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及岑溪市家电、藤县钛铝制品、蒙山县茧丝绸等六个产业聚集区,形成“三园六区”的良好格局。

    (二)努力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梧州已被列为全国道路运输枢纽城市。梧州建设具有特色的区域性物流基地,首先,努力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形成较大的贸易额。其次,统一规划,注意衔接,优化物流运营成本。第三,加快物流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专业市场,发展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三)努力建设区域性商贸基地。梧州是中外闻名的“百年商埠”。要大力发展商贸业,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为方向,培育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吸纳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组建和引进一批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型商贸集团。

    (四)努力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梧州旅游业发展,必须向东融入珠三角,向北依托大桂林,向南开拓东盟市场;以文化品牌为核心,着力打造“一山(白云山)一寺(四恩寺)一庙(龙母庙)一塔(西江明珠塔)一城(骑楼城)”五大旅游精品。要按照建成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市,建成港澳后花园的目标,加强城市建设,发展休闲产业,建设高档休闲景区,打造休闲之都。

    三、学习贯彻好郭书记对梧州的发展定位,就是要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打好交通基础,全力推进立体交通格局形成。交通是梧州发展的“命根子”,是根本出路。打好交通基础,就是要全力推进立体交通格局尽快形成。一是全力督促做好南梧、桂梧高速公路的建设;协调加快云浮至郁南高速公路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港口码头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落点及铁路站场的连接,做好环城高速前期工作。四是推进航空发展,争取开通更多航线。

    (二)打好工业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梧州必须打好工业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统筹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建设项目。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以“三园六区”承接产业转移格局为基础,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今年梧州工业园区及各县市要确保建成10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三是继续重点扶持30家重点企业。同时,对一些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优势企业,要重点扶持,争取尽快上市。

    (三)打好城建基础,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梧州有 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广西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城市和城镇,打造特色城市。在市区实施拓展南北两个板块、重点向西推进的发展战略,力争到2010年进入大城市行列。二是加快推进重点城建项目。要重点推进红岭新区开发、白垢村旧村改造,使之成为高品位现代化城市新区。

    (四)打好民生基础,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民生问题,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努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让群众得到实惠。一是集中力量实施好城乡医疗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廉租房建设等,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二是做好防洪防涝工作,加强地质灾害治理。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把项目准入关,抓好节能减排,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