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时空模型优化现代物流

2008-7-31 1: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的物流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LIS)就是在信息流通和管理协调方面对物流流程进行优化。由于物流的核心内容是物体在时空中的运动,GIS是专门研究时空运动的信息系统,因此,物流适合于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研究。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看出,物流的关键环节都与地理位置、时间密切相关,而地理信息系统正是研究四维时空模型的计算机系统。
GIS在LIS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采集物流过程的时空数据,建立物流时空模型,经过分析和推理,指导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流程的优化和控制。
物流地理信息系统(GIS for Logistics)概念的提出,就是要通过建模抽象与提取物流的地理时空规律及相关信息机理,提出通过物流分析信息流,再通过信息流调配优化物流,建立一整套物流空间信息的理论体系。
物流需要信息化
加快了流通过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在物流管理中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进而做出更好的采购、销售和存储决策,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增强物流的非实物化趋势。信息流对物流信息实物载体的替代,如电子邮件对传统邮件的替换。
缩短物流的平均运距。信息有助于物流由无序趋向于有序,物流的有序化使原先的“盲目运输”和“舍近求远”的情况减少到最低程度,促使货物位移的平均运距缩短。
促进物流的供需平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消除物流能力供需间的不平衡,从而在物流设施不增加的情况下物流能力得到提高。
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物流是一个典型的时空过程,对物流的研究就是研究“商品”和“服务”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最优配置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正是研究时空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地理科学的时空模型分析角度来研究和优化配置物流,是物流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现代物流需要GIS
对物流相关的时空数据的管理,主要包括三部分:物流资源时空数据管理,包括交通线路分布,仓库分布,流通加工中心分布,车辆状态;客户分布,供应商分布;货物的时空状态。
对物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通过对货物和运载工具的实时位置信息的获取来实现对物流的跟踪和监控。
对物流决策的支持。实际上物流管理就是由一系列的物流决策组成。
物流GIS的应用研究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物流应用问题建立系统,作为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物流GIS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结构、信息平台、系统建设、系统集成等方面。
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成果应用于铁路物流运输领域,我们建立了铁路物流运输地理信息系统,并在北京铁路局投入使用。以下文是对该系统的简要介绍。
根据物流运输领域的需求应用,结合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具体情况,我们建立了铁路物流运输的需求层次模型,从运作层、策略层、战略层的角度探讨了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功能需求。
结合铁路物流运输的需求层次模型和铁路物流运输时空模型,考虑到铁路物流运输的应用现状和当前需求,铁路物流运输地理信息系统在运作层和策略层的层次上进行了功能实现,为铁路物流运输的实际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物流GIS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关键在于建立全新的物流时空数据模型,指导物流GIS系统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GIS在物流领域中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