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身价高 傍洋货也捞一票

2008-7-30 13: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不必盲目“崇洋”   日本午后茶、法国饮用水、丹麦饼干、瑞士糖果……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体现了杭州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繁荣。进口食品以其独特的口味吸引着部分消费者。然而,记者在部分超市调查后发现,有些国产食品换个包装摇身一变,也成了“洋货”,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关专家表示,食品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有“洋名”的未必就是“洋货”,“洋货”也未必就是好货,消费者不可盲目选择。
  进口食品价格数倍高
  国货也穿“洋马甲”忽悠人
  记者走访了杭州城区几家大型超市后发现,进口食品家家都有,常见的有日本午后茶、法国饮用水、丹麦饼干、瑞士糖果等,有的超市甚至还设置了进口食品专柜。但是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进口食品”中,不乏有一些利用包装和文字故弄玄虚的国产食品。
  在世纪联华庆春店进口食品专区,看的人多,买的人却很少,不少消费者对包装精美的进口货并不“感冒”。正在选购饮料的消费者王小姐向记者抱怨说:“像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这样的国产矿泉水,每瓶只要1元到2元,而进口矿泉水居然卖到七八元,不就是水么,味道都差不多,价格悬殊那么大,让人想不通。”
  正如王小姐所说,进口食品特别是饮料类产品,和国货的价格差异很明显。记者注意到,许多同样品牌同样配料的饮料,只因产地不同,价格就翻了数倍。比如,300ml装的日产原味可口可乐售价19.8元,而355ml装的国内生产的可口可乐仅售1.9元;同样是500ml麒麟午后奶茶(低脂),日本进口的要比上海生产的足足贵16元。数倍的价格差异,除了产地不同、包装略有差别外,其配料都是一样的。除了饮料,像饼干、巧克力、糖果等进口食品,其价格也几乎都是同类国产货的两到三倍。当记者问及这样大的价格差距是否合理时,超市促销人员只是强调“进口的,就是要贵些!”
  正是因为进口食品价格高,利润空间大,一些国内厂家通常会利用一些具有外国特色的建筑物、风景、人物等作为产品包装的背景,再给产品取一个洋名字,使它看上去像进口货。许多国内产品在包装的正面没有一个汉字,仅在背面的角落里用较小的字体写着品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产品信息。笔者在一些超市发现,部分巧克力曲奇、低卡糖、啤酒、特加预调酒等食品,产地为上海、烟台、杭州等地,但包装上却是“洋装穿在身”,很容易蒙骗消费者。
  白领和老外是“洋货”消费主力
  第二梯队消费群催生“傍洋货”
  昂贵的进口食品是不是真的就比国产食品口感好呢?事实并非如此。浙江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谢咏恩副教授告诉记者,食品制作的技术含量其实很低,口味好不好与是否进口并没有多大关系。虽然如此,但价格昂贵的进口食品却仍然受到部分消费者的热捧,时尚白领和老外是这类食品的消费主力。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进口食品包装非常精美,买来送礼很有面子。一些崇尚个性,追求品质生活的时尚人士在购物时,往往不怎么考虑价格因素。酷爱做西餐的白领小董告诉记者,做西餐必备的一些进口调料,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用国产货代替味道又不正宗,所以价格贵一点也能够接受。另外,超市促销人员告诉记者,常住杭州的外国人比较多,老外因为对其本土产品有乡土之情,也自然成为进口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虽然进口食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但因独特的人文心理和文化背景,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钟爱。部分缺乏消费能力的第二梯队消费者,尤其是一些学生,往往会选择“傍洋货”。这一点,让爱投机取巧的厂家嗅到了“商机”,成为他们制造“傍洋货”的重要原因。笔者发现,一些穿上“洋马甲”的国产食品,价格普遍比同类产品要高。比如两种类似的啤酒,起了洋名的就要贵50%。尽管如此,“假洋货”还是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一名销售人员表示,有洋名的食品价格虽然高一些,但销量并不低。
  有洋名未必就是洋货
  洋货也未必就是好货
  近年来,原油价格一路飙升,导致运输成本上涨,是进口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谢咏恩副教授认为,国内食品包装生产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为保护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家并不鼓励对这类食品的进口,所以会对此类进口商品征收较高关税,从而导致同类产品因为产地不一样,价格差异就十分悬殊的情况。
  而对于国产食品穿“洋马甲”的现象,有关专家也表示:有洋名未必就是洋货,洋货也未必就是好货。据杭州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杭州口岸共进口食品1838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食品有201批次。这些不合格食品中有啤酒、饼干、菠萝等。专家指出,有些国产食品设计了外文名称和包装,只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是允许的。但是,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预包装的标签上必须标示其名称、产地、原料等信息,并且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可见,即使用了洋名,食品包装上仍需要用中文标注其真实身份。
  杭州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国游人前来观光旅游,进口食品的数量、品种也越来越多。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认真查看其包装上的中文标签,认真甄别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再决定是否购买,不要盲目“崇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