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通胀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2008-7-25 11:1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比1至5月份低0.2个百分点。有观点认为,这是多项宏观调控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对抑制通胀的作用?未来物价走势如何?记者就此类问题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欣进行了对话。 
  记者:从2007年开始,中央为防止经济过热采取的各项综合性政策,其主要的目标就是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控制货币量的投放。那么请你谈谈如何评价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
  刘晓欣:就宏观政策而言,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形势,2007年至今,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政策的“组合拳”,在控制货币供给过度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4亿元。
  同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控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项贷款增速趋缓,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比上年末低1.9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
  总体看,通过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上半年宏观调控获得了预期的成效。
  记者:我们看到,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价格仍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你认为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晓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开始的新一轮物价上涨与前两次相比,在体制环境、经济开放度、总供求格局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这一轮价格上涨更为复杂,是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但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国内流动性膨胀加剧。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我国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加,不仅仅是由于银行的信贷扩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大量的外汇占款所引起的。而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外汇占款,是因为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形成的双顺差---即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这意味着无论是一般的国际贸易,还是国际资本流动,我国都处于资金的流入方。大量的外汇被兑换成人民币,在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增加了货币供给。而且,近些年来国外资本通过资本项下流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双顺差所表现出的新特点。
  尤其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美元持续疲软的环境下,大量的国际资金为了规避美元和次贷危机风险,获取升值收益,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国际游资的进入和贸易顺差共同造成了我国目前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占款。
  记者:双顺差的不断扩大是否会造成我国通胀压力?
  刘晓欣:双顺差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对人民币产生更大的需求,造成货币供给被迫增加。而流动性的不断膨胀,必将推动物价的上涨,增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也会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乃至经济运行造成冲击。
  记者: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很好地解决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缓解通胀压力。你的看法是什么?
  刘晓欣:从长期看,实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条可行并有利的道路。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目前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资金只有流入的通道(入口)而没有流出的通道(出口),使得资金不得不在国内囤积,造成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并引起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人民币国际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向外输出,在获得海外资本收益的同时,还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双顺差问题,有效地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记者:抑制通胀压力,我们还面临哪些困难?
  刘晓欣:进入2007年,国际市场的基础原材料价格,如粮食、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在2007年初,石油期货价格还只有50多美元一桶,而现在已经涨至140美元左右;2008年初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更是造成了一些国家出现粮荒。这些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供求力量所能解释的,这其中更多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变身为投机资本,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进行大肆炒作,从而造成了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加,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会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上高涨的原材料价格很容易对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压力,推动我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行。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虽然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还无法发挥作用。被国际市场拉升的PPI最终会反映在CPI上,对我国的物价稳定造成外部压力。所以,从国际大环境、大背景上看,我国控制通货膨胀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我们还要高度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妥善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和幅度,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防止资产价格波动过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