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2008-7-24 14: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农村流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进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购销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市场日趋活跃,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著名品牌的流通企业。具体表现在: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市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进一步提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农产品交易由过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卖和期货交易等现代方式,农产品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农资连锁配送发展势头较好,分销、直销、超市、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营模式蓬勃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相关龙头企业,构成了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

  但也要看到,农村流通体系基础还比较薄弱,流通设施投资还有待加强,流通组织发育还相对滞后,流通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当前,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强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为更有力地支持“三农”各项举措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有利的政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农村建设有了一定基础。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始终立足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

  第一,进一步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特别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扶持化肥集中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建立健全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建立质量保障和损害赔偿机制。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日用品超市,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

  第三,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商贸、邮政、医药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采用网络、电视、电话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采取多种信息服务方式,建立起既能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信息平台。加强农村市场预测、预警分析,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突发事件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拓展融资途径,着力满足流通企业资金需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