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存调查:纺织服装业出口受挫

2008-7-23 12: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银根紧缩、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退税下调……浙江、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已经显示出大规模转移的趋势。虽然河南希望抓住这次机会,迎接产业梯度转移。但是,在经济大环境下,本地企业仍然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些许震荡。
  在连续17年的持续增长后,河南服装出口行业首次出现了全面下滑。
  而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会长、秘书长李刚对目前的纺织服装业还比较乐观:“这些因素对河南纺织服装业影响并不太大,纺织服装出口的比例很小,服装企业每年从银行拿到的贷款不足10%,如果说影响,内销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
  有所波及
  7月19日,当《经济视点报》记者见到郑州若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纯时,他正忙着解决若宇服装工业园建设中的事宜。紧邻着公司的两处产品展示店面也正在装修之中。
  若宇显现的蓬勃发展势头和目前中小企业的窘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目前我还真的没有感受到,而且,我们公司正在扩大规模,往高端路线上走。”赵志纯笑着说。
  2007年,若宇的产能是70万件,今年,赵志纯的目标是90万~100万件。于去年投入建设,占地1500平米的服装工业园一期工程也将于9月份投产。
  认为出口走的是低端路线而坚持只做内销的赵志纯,对迫于压力出口企业转为内销,对内销市场的冲击,却并不担心:“转为内销,出口企业的转型也不容易,我们的市场营销网络已经很健全了。”
  同时,赵志纯也认为在经济大环境下,企业不受到一些波及也是不可能的,比如石油、电价等成本的提高。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国松说,这种波及还是能在行业中显现的,比如纺织的上游劳动力及原材料在上涨,而纺织品却很难涨价,纺织企业的利润本来就不大,这样以来有的企业就消化不了,对小的企业冲击很大,而自主品牌企业则有可能借此机会增强实力。
  出口受挫
  虽然出口在河南整个纺织服装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是,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还是对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2008年上半年,河南省出口服装量是1092批1290万件447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24%、15.24%、12.28%。
  新乡市红叶服饰有限公司是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股份制企业。2006年以前,企业年出口服装100万套,而2007年只做了60万套。“今年更严重了,手里的很多订单都退了。”总经理向艳娟说。
  和红叶有着8年合作关系的一德国客户,在今年5月将一份20万的订单转到了印度。红叶服饰所生产的多袋裤子每年都会有15万~16万条的订单,而从去年年底,这些订单也流向了印度。
  “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客户也不愿意转走,但是他们要求的和往年一样的价格,公司是没法接受的啊。”向艳娟有些心疼。
  订单流失,产量收影响,红叶服饰开始转型,产品定位由中档服饰转向精品服饰。
  抓住机遇
  李刚认为,从整体上说,河南的纺织服装业受到的影响更多是间接的。东部企业受冲击较大,从某一方面说,这对河南企业又是个机会。
  太可思服饰有限公司就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机会。据其副总经理毛如舟介绍,今年太可思对外出口依旧增长。在外贸出口订单中,有一半是因东部企业成本提高做不了而转移过来的订单。由于比东部企业成本要低2%~4%,今年诸多不利因素冲抵掉纺织服装企业2%~4%的利润后,东部一些企业的订单就流向像太可思这样的位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
  这就是河南在2007年就提出的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然而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南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斌说:产业转移的同时,市场也在转移,河南本地品牌的市场份额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梦舒雅品牌为例,经过10年的经营,目前梦舒雅在郑州开了21家店。七匹狼却用1年的时间在郑州开了27家,两年开了近40家店。东部品牌企业的这种速度、力度,对郑州本地的服装品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真的是以七匹狼为代表的“狼来了”。
  同时,陈勇斌认为,河南本地的服装品牌必须练好内功,提高内外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与狼共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