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高成本困境
2008-7-22 13: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曾平
面 对 不断增加的订单、销售额,一些本该高兴的加工制造业老板,却乐不起来。因为利润越来越微薄,订单越多,亏本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于原材料、电力、人工成本不断上扬,制造业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处于上游的原材料、能源、动力购进价格,均处于连续上涨态势。铜材、钢材、塑料、铝材、包装等原材料,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轮番涨价,给下游加工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更为令人烦恼的是,人工成本也在快速增长。深圳一企业老总说:“以前,900元基本工资一般员工就踏实工作了,而现在1300至1400元都不见得招到合适的人。”
近期“中国制造”在国际上遭遇的质量门和安全门事件,以及有些国家不断利用技术壁垒与绿色标准等贸易壁垒抬高市场准入门槛等,都进一步压缩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利润空间。“欧盟不断抬高准入门槛,令我们的生产成本也节节攀高。”
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东莞一企业总经理表示,欧盟的指令可能会诱发东莞电子行业的再次洗牌,因为这些壁垒只有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才能应对,而中小企业很难应付,可能会有大面积的倒闭。
面对成本、汇率、政策调整、贸易壁垒四重困境,制造企业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已经极为现实地摆在企业面前。作为多家制造型企业的顾问、资深专家李骅、辛玉军认为:制造业不是没有前途,但成长之路必须调整。
作为制造型企业的高层,应该深切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仅靠低人工成本、低技术水平、保护性政策、粗放型的管理就能生存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必须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制造业亟待转型。
企业要转变观念,要从战略角度反思企业价值,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逐步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企业,要从客户角度反思企业存在的价值,明确客户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逐步从单纯提供低价产品转变成能帮助客户解决所关注核心价值的提供商。通过提高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梳理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强化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有效产出,提升利润。烟台一家著名包装企业时,通过对内部的流程改善,强化企业的接单能力,在没有投入额外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有效产出在5个月内提升55%,制造周期缩短63%,库存降低50%,月利润翻了两番。
李骅提醒企业:内部在 “质量、成本、交期”方面的优势构建基础上,应同时开拓新的附加值高的市场,提升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缩短研发周期,从价格竞争向提供价值服务迈进,提升销售收入。
日本横滨的山之内制造所是一家仅有70名职工的小厂,这家工厂原来主要为一些大型工厂进行来料加工。可是,自从这些大企业纷纷到中国、泰国等海外建厂之后,本来该由他们加工的零部件也转到了成本更低的海外厂家生产,山之内制造所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为了避免倒闭的厄运,除积极改善内部运营流程以外,山之内转向飞机部件加工业,并不惜重金引进先进的设备,以提升加工技术。在显得有些窄小的车间内,一台崭新的巨大机器在缓缓运行。这是一台从德国进口的世界最精密的测量仪器,正在进行飞机机翼的精密度测量。
因为这种仪器在日本的数量很少,所以吸引了不少客户,虽然投资比较大,但成本很快就收回来了。
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维持与突破,加工制造业要想突破重围,创出一番新天地。能否有效提升内部人员的创新技能和管理技能,搭建持续改善体系,是企业走好转型之路的关键。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