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大修“水上高速”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2008-7-21 12: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7月20日 日前在浙江湖州举行的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验收会议上,江浙两省共四条升级改造而成的高等级内河航道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验收。这些“水上高速”的诞生,让原本疲态尽显的长三角内河水运重新焕发了生机。
长三角新修一批“水上高速”
此次通过验收并成为全国内河航道建设样板工程的有湖嘉申线湖州段建设工程、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常州市区改线段工程、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暨水上服务区4个示范项目,它们都是在原有航道上升级改造而来新型高等级内河航道。
其中连接湖州、嘉兴、上海等大中城市,沟通杭湖锡线、东宗线、京杭运河、乍嘉苏线、杭申线等内河航道主干线的湖嘉申线湖州段经过改造后,直接从原先的100吨级提升为1000吨级航道,从而成为浙江省首条千吨级内河航道。
京杭运河两淮段22.22公里则由三级航道提升为二级航道,船舶单向通过能力由5000万吨提高到8000万吨,2000吨级单船可顺利通过,作为苏北运河最繁忙航段的通航压力明显减轻;常州市区改线段建成后,较好地解决了原有市区段航道狭窄和船舶拥堵的问题,单船通过能力从500吨级提高至1000吨级;宿迁城区段的浅滩及水下碍航物得到了有效清除,航道更加宽阔,通航条件大大改善。
破内河“肠梗阻”势在必行
作为全国内河航运网络最发达的地区,水运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部门的统计显示,整个长三角地区内河年航行船舶11万艘、1560万载重吨,比整个欧洲的内河运力规模还大,是沪宁铁路的3倍,沪宁高速公路的5至6倍。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浙江省的内河航道总里程超过11000公里,水运承载了浙江全省大宗物资的运输和95%的外贸运输任务。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江苏。“江苏省内河航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共拥有内河航道总里程2.48万公里,航道密度24.2公里/百平方公里,是东部地区重要的水运走廊。”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局长董文虎说,“水运在江苏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2007年共完成水路货运量3.78亿吨,周转量2930亿吨公里,分别占全省社会运输总量的26%和71%。”
内河运力运量的迅猛增长,主干航道船舶密度的快速增加,使原有航道不堪重负,部分航段动辄出现梗阻现象。
“以被誉为上海城市建设’生命线’的长湖申线为例,几年前曾连续频发堵航,2002年堵航累计670小时,12.03万艘船舶受阻,仅运费损失达4200万元。2003年堵航累计516小时,9.8万艘船舶受堵,持续不断的堵航严重干扰了长三角的经济运行。因此升级改造一批新等级航道,缓解内河水运压力势在必行。”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局长章宇强说。
“水上高速”凸显黄金效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能耗少、投资省、占地少、成本低的优势。对长三角地区原有航道进行升级改造,将收到多重效益。
以湖嘉申线湖州段为例,该航段的改造将缓解长湖申线航行压力和大规模堵航现象,据初步测算,每年解决堵航产生的效益就高达2000多万。它同时使浙北水运经济赢得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机遇。浙江省交通部门预测,2010年湖嘉申线运量将达到2400万吨。
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局长董文虎告诉记者,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常州市区改线段工程、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以往作为京杭运河最易发生堵航的三大“卡脖子段”也再未发生一起堵航事件,一举根除了瓶颈制约。
“高等级水上航道的开辟,对于长三角地区形成发达的内河水运网络和河海联运,减轻公路铁路的压力,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局长章宇强说。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