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口向珠三角发展

2008-7-16 12: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陈国华
    2007年,香港港口吞吐量排名,被上海超越,落到全球第三。香港虽可保住三甲之位,但未来航运中心地位已响起警报。
    按2007年的运输量,香港高出排名第四的深圳港不到300万标箱。按照深圳港近年超过三成的增长速度,香港港被超越的可能越来越大。业内人士指出,其实香港政府与世界对于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等码头后来居上的担心早已有之,并一直试图力挽局面,但仍难以抵挡广、深的锐势。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香港货柜码头与广州、深圳港口服务相同的经济腹地,经香港出口货柜的高成本令厂商转用离生产基地更近的广州和深圳集装箱码头。加上广州、深圳两地近年在政府主导下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州港货柜吞吐量增速已经连续两年高于三成,对香港的分流效应非常明显。面对这一形势,香港业界及政府纷纷提出对策,十号码头、港珠澳大桥等相继规划或通过。
    但有专家指出,仅此不够,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香港的发展离不开与近邻珠三角的合作。在与珠三角更紧密的合作中,寻求更大的经济腹地,扬长避短,才能保持香港的竞争优势。
    香港浸会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郑毓盛就指出,目前香港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港珠澳大桥、陆路跨境通道及十号码头的建设,都牵涉到香港和珠三角其他地区的竞争与合作。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香港各项相关的规划,未能追上广东经济急剧的变化。这使香港在未来更广阔经济腹地的建立与开发上滞后,而且难以衔接。对于香港港口的出路,相关专家指出,要打开新的局面,不能停留在与珠三角港口争夺区内市场,而要以走出珠三角,建立更广阔的腹地为目标。从4年前提出并越来越深入开展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香港拓展经济腹地提供了空间与可能。以此为出发点,香港港口在广大经济腹地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以低成本运输方式来连接港口与腹地。
    对此,郑毓盛称,香港政府应以超前的规划,在港口与相关设施的建设上考虑得更全面,跨境建设要与珠三角地区有更紧密的合作。虽然面临着其他港口的竞争压力,但香港也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香港港口自动化操作效率在全球可以说是最高的。香港海关、检疫等各个部门提供了最为简便和快捷的通关手续和海关流程,香港港口服务质量是世界公认的最好港口之一等。
    所以,正视问题,保持优势,处理好目前的发展瓶颈,香港港口依然能够保持青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