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鞋类出口向大型企业集中

2008-7-15 12: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广东制鞋业取得长足进步,已成为全球性的鞋类商贸中心与制鞋材料供应中心,产业配套完善,原料采购成本较低,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能力。广东制鞋业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有上万家鞋类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鞋类已经成为广东重要的产业和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出口值连年快速增长,据广州海关统计,2001年广东鞋类出口43.4亿美元,至2007年已猛增至92亿美元,6年期间翻了一番有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3.3%。2008年1~5月,广东出口鞋13.5亿双,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5.5%;出口值为39.7亿美元,增长9.4%。其中作为广东鞋类生产最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出口各类鞋9.4亿双,大幅下降25.7%;出口值为34.6亿美元,增长8%。今年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是出口企业减少将近一半,但大型出口企业有所增加。自2007年以来,在出口退税下调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鞋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的多重夹攻下,开始有一批“内力不足”的鞋厂开始转移至珠三角以外的地区或者退出制鞋行业。今年1~5月,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接近一半的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今年已经没有出口实绩。虽然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减少近半,但出口业绩并未受到太大影响,1~5月出口值为34.6亿美元,仍实现8%的增幅。其中出口鞋超1亿美元的企业有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家;出口鞋超过1千万美元的企业有6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家,这62家企业1~5月出口鞋20.4亿美元,大幅增长16.5%,出口额已占同期珠三角鞋类出口额的59%,珠三角鞋类出口更向大型企业集中。
  二是出口均价有所提高,但出口附加值仍需要进一步提升。1~5月,珠三角出口各类鞋9.4亿双,下降25.7%,但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珠三角鞋企在提高产品质量及附加值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因此今年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均价也呈现较大增长态势。1~5月珠三角鞋类出口费氏价格指数为1.4501(去年同期为1),即1~5月珠三角鞋类出口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了45%;其中皮鞋出口价格上涨了31.7%;外底及鞋面均以橡胶或塑料制的鞋出口价格上涨了69.3%;橡胶或塑料底纺织材料为面的鞋出口价格上涨了48.6%。由于出口价格上涨,所以尽管1~5月珠三角出口鞋类数量下降25.7%,但出口值为34.6亿美元,仍实现8%的增长。
  三是对欧美日等发达地区仍实现增长,但对香港出口出现下降。1-5月,珠三角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出口鞋19亿美元、5亿美元和..8亿美元,分别增长7.9%、18%和11.2%,对以上3地出口值占同期珠三角鞋类出口值的74.6%。以香港出口3.1亿美元,下降13.8%。
  随着珠三角用电紧张、人民币升值和次贷危机给对美贸易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逐渐加大,珠三角企业制鞋企业,正经受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阵痛,外贸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2006年10月4日,欧盟结束了长达15个月的反倾销调查之后,决定从2006年10月6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设限时间由欧盟反倾销法规定的五年缩短为两年。受此影响,2007年,珠三角企业2007年对欧盟出口皮鞋7299万双,比2006年下降9.1%;2008年1~5月,对欧盟出口皮鞋2551.8万双,比去年同期继续大幅15.8%,欧盟的反倾销已对珠三角鞋企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008年10月,为期两年的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2008年6月9日,意大利鞋业协会(ANCI)主席维多·阿尔迪奥利(VitoArtioli)在米兰宣称,欧洲鞋业联合会现已决定向欧盟提请将对中国和越南皮鞋的反倾销措施延长至5年,虽然目前仍未最后裁决是否继续对中国输欧盟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但珠三角鞋企仍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尽量化解欧盟可能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的影响,将损失尽可能降至最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