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

2008-6-6 12:1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枭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了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1~4月份,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62.5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104.6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5%;出口金额157.83亿美元,同比增长41.26%。期间,整车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客车和载货车表现较为突出。
    统计显示,2008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25.04万辆,同比增长76.68%。其中,载货车累计出口9.59万辆,同比增长61.11%;轿车累计出口8.94万辆,同比增长1.4倍;客车累计出口2.95万辆,同比增长65.71%。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形势总体稳定,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出口21.48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5.78%。
    对此,专家分析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已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这说明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成为全球焦点之后,中国汽车产品也在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尤其现阶段的中国汽车出口市场,正由之前的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的局面转变为二者“并驾齐驱”的态势。
    据统计,从2003~2008年第一季度,乘用车出口份额已由2003年的6.1%急速上升到现在的43%。可喜的是,同商用车出口一样,乘用车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也以自主品牌为主,奇瑞、吉利、华晨等在海外市场的长期增长有目共睹。
    对于我国汽车出口问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也谈到:“未来几年内,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为此,他总结了三方面原因:
    第一,国内大市场将对汽车出口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排名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全球汽车消费市场,并极有可能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上的第一大消费国。就目前来看,在国内市场上,各类车型也都具有极大的消费群体,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成熟度也都在逐步加强。而且,就世界范围来看,综观世界主要汽车强国、出口大国,基本都有大容量的国内市场做支撑,所有具有国内大市场的国家都是汽车出口大国。
    第二,国内产能过剩的现实导致汽车厂家必须到国际市场寻求出路。目前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巨头都有在华合资伙伴,国内市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民族汽车品牌必须打开出口大门,这是利之所趋,也是战略选择。”众多行业人士大都如此认为。
    第三,现阶段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还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低价格上,而国际范围内快速成长的大部分市场主要都是“价格敏感度高”的地区。因此,我国汽车出口优势明显。“全世界50多亿人,发达国家合计只有10亿人口,80%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产品出口后,市场极为广阔。”徐长明显得信心十足。
    2008年第一季度,越南、乌克兰、俄罗斯分别为我国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而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在2007年则排在日、法、德等国之后,以61万辆的成绩名列第八位。“不过,从增长幅度来看,中国将很快成为汽车出口大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业内专家普遍看好我国汽车出口的未来走势。
    当然,市场拓展与成长的过程,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徐长明就此提醒我国汽车生产厂家:“不能将出口仅仅作为权宜之计,而必须将其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不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很难立足。”他举例说,世界知名的汽车厂商都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正在走向国际的也有很多,联想、石油等都是成功表率,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也已经开始,国家也会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厂商应适当地放弃低端、低价战略,在可接受的质量和有吸引力的价格之间寻求平衡。徐长明认为,汽车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可靠性是决定汽车产品出口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低端产品但不能是低质量产品。
    徐长明还建议,我国的汽车厂家在加大出口力度的同时,要认真研究进口国的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防止盲目进入,避免不必要损失。他同时希望国内各大车厂要尽量避免恶性竞争,避免产品同质化、目标市场同一化,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更是如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