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十五亿元 跟进“武汉新港”

2008-6-30 13: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记者徐前山 冯欣楠 通讯员周莉)武汉要建亿吨级的新港,有50年港口发展史的武汉港务集团表示积极跟进——昨日,武汉港务集团董事长何跃明称,“十一五”期间,将投资15亿元以上,相当于此前数十年建设投资总和,再造一个“现规模的武汉港”。
  2005年6月18日,武汉港口集团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港集箱合资,成立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港与中部第一大港“携手”,共建华中枢纽港。
  统计显示,武钢每年在武汉港矿石进口和钢材出港1000多万吨,武石化原油进港223万多吨。集团为神龙汽车提供了全方位物流服务,外贸集装箱中转主要为东湖、沌口和东西湖几个开发区服务。
  武汉港的建设——
  呼应一个中心:武汉航运中心。
  确立三主地位:在武汉港口企业群中的主骨架地位,巩固在长江航运中的主枢纽港地位,拓展在华中物流中的主通道地位。
  建设“六大港区”:形成以集装箱、大宗散货装卸中转为主的汉阳港区,以水陆联运、旅游客运为主的汉口港区,以钢铁件杂货为主的青山港区,以汽车滚装为主兼顾件杂货运输服务的沌口港区,以集装箱、综合物流服务为主的阳逻港区,以化工、危险品装卸为主的左岭港区,武汉港正在实施其建设目标。
  做强“五大产业”:集装箱装卸、散杂货装卸、港口物流、旅游客运、房地产置业。
  目前,杨泗港集装箱年运输50万标准箱改扩建工程、杨泗港物流公司建设、沌口商品汽车滚装码头等项目工程均已完成,成功实现了与荆州港的合资,迈出整合湖北省内港口资源的一步。
  武汉港七大项目陆续启动
  本报讯(记者冯欣楠 徐前山 实习生陈晴 魏莹娜)长江水运重返“黄金期”,武汉港务集团提前布局,近日获悉,集团7个项目正快速启动。
  这些项目分别是:兴建武汉航运中心大厦,扩建左岭危险品码头,新建金口重件多用码头,与武钢合资改扩建外贸码头,建设阳逻二期集装箱码头,沌口滚装码头双回路,港辖区的锚地建设。
  航运中心大厦,作为长江沿线港口信息交流平台,同时有意向为船运企业提供“一站式”报关等服务,吸引船运货物量。
  建设阳逻二期集装箱码头,形成阳逻100万箱的能力,加上杨泗港的50万箱,可以满足武汉五年左右的集装箱发展的需求。
  左岭危险品码头,弥补武汉危险品水运运力不足缺口。目前,武汉原有的危化品运量饱和。扩建这个码头,将新建3000吨级、100万吨/年能力化学品泊位1个,提升危化品运输能力。
  金口重件码头,瞄准阿尔斯通武汉工厂生产的400吨级以上大件运输,阿尔斯通武汉工厂距离金口码头不过42公里。眼下,武汉100吨以上重件没有正规的码头能够接卸。新建500吨重件码头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以满足武汉乃至湖北近期经济发展需要。
  武汉航运的直接腹地在省内,间接腹地可扩大到周边的湖南、河南、陕西、山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水运物流保持高速增长。根据预测,未来2010年和2020年,武汉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为1.1亿吨和1.66亿吨,对GDP的贡献为121亿元和183亿元。
  武汉港口专家何跃明建议:
  新港建设与现有港区协调发展
  本报讯(记者冯欣楠 徐前山)作为武汉港口专家,武汉港务集团负责人何跃明认为:建设武汉新港,顺应了“黄金水道”开发大势,创造了内河航运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昨日,他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武汉新港”应该与武汉现有港区彼此照应,协调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武汉港具备成熟产业基础,2007年吞吐量已达5000多吨,眼下多个项目正在建设或扩产,是建设“武汉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协调共进,才能加快武汉水运产业的发展速度。
  二是新港建设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项目支撑、市场运作。
  三是立体交通组织。水运到港后还要水水联运或者水铁联运、水陆联运。武汉新港区域内如何规划公路、铁路、配套,最低成本实现“联通”,吸引更多物资来汉中转。
  四是相关政策配套到位。建设港口是公用事业,需要政府提供土地、财政、金融、城市配套等系统扶持,比如通过补贴引进社会投资者,多渠道筹集港口建设资金;比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船公司在汉增开航线,增加班次,提高“武汉新港”货物中转和集散能力。
  集装箱公司岸桥作业
  中港物流公司员工进行堆高作业
  沌口码头滚装运输作业
  港区新貌
  武汉港沿革
  武汉港埠约起源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楚国为进攻长江下游的吴国,以汉水入江处为水军基地,曾在此集结水师军船。
  唐宋时代,武汉已成为当时全国内河最大的航运中心。隋朝以前,华中地区粮食给养北运,多半经杨夏水道这条于西晋时开凿的人工运河,由江陵入杨水(汉江支流)到达今沙洋一带入汉江,然后逆汉江经襄阳至洛阳、开封、长安等地。
  明弘治、正德以后,武昌、汉阳的航运贸易渐向汉口转移。正德元年(1506年),汉口与长沙同为湖广漕粮交兑口岸。嘉靖四年(1525年),汉口已有居民上千户,江河沿岸商船汇集,泊船常在千艘以上。
  入清后,汉口趋向繁荣,汉口成为武汉港埠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被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61年10月清政府在汉口设置海关命名为“江汉关”,1862年1月1日正式开关,汉口港直接对外贸易自此开始。
  辛亥革命以后,外埠民营航业相继来汉经营航运。至抗日战争前夕,在汉航业机构有150余家,先后开辟了客货航线40多条,远洋航线5条,市内轮渡航线9条,马沧湖航线5条。
  港埠泊船数量在民国初年每年约1万余艘;1928年—1937年,每年约1—1.4万艘。外洋海轮每年在200—800艘之间。1928年汉口港进出船舶总数为14260艘,总吨位887万吨,在全国港口中居第三位,仅次于九龙和上海,为民国时期汉口港进出船舶最多的一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8月中旬为抵御日军进犯,停泊武汉港的中国船只驶往长江上游,本埠航业陷于停顿。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江汉关停止征税,港口轮船码头被日军辟作军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26日,江汉关恢复工作。武汉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中外航业机构在汉的港埠设施收归国有,1952年成立武汉港。
  经过50多年发展,武汉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华中地区的主枢纽港,至上海长江干线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三条主要铁路干线(京广线、武大线、汉丹线)与港区铁路专用线连接,公路疏运及空运航线四通八达,构成铁、水、公、空立体交叉的运输网,是华中内贸物资运输、外贸转口的集散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之一。
  (冯欣楠 整理) 
  勾连长江沿线信息 方便航运报关交易
  武港集团将建航运中心大厦
  本报讯(记者冯欣楠 徐前山 通讯员周莉)近日,武汉港务集团向媒体披露,刚刚接到市发改委的通知,核准武港集团建航运中心大厦。
  市发改委核准通知写明,这一项目利于改善武汉港现有生产办公和信息化系统,加强武汉港与长江各大港之间的数字信息交换,规范航运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以及水运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优势,为长江流域及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提供便利、优质服务。
  据悉,新武汉航运中心大厦高24层,建在沿江大道,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楼内将设集港口、船运、物流、信息、咨询为一体的内河航运平台,具有生产调度、交易等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生产效率,实现大型泊位专业化、大型专用机械自动化和港口管理现代化。
  港务集团介绍,目前许多船运公司报关要跑多家。建成后的武汉航运中心大厦,将邀请海关、检疫检验局、海事局等部门入驻,形成货主企业、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部门联网,方便航运企业在汉经营,带动整体货运吞吐量提升。
  武汉航运中心大厦效果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