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皆要不得

2008-6-3 14: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王萍
    每年一度的国际铁矿石谈判都在4月1日前结束,但今年却是个例外,由于与澳大利亚的两大矿业公司力拓和必和必拓存在巨大分歧,致使到5月上旬中方仍未能与澳洲铁矿石供应商达成新财年的价格协议。对于谈判的进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中澳铁矿石谈判仍在艰难地进行当中。 (钢铁经济)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 《傲慢与偏见》可谓传世经典,出身富贵的达西常常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傲慢,使正直善良的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偏见,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从爱情小说谈到铁矿石谈判,看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当你仔细观察双方的态度时,不难看出,达西与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下的浓烟。
    在新一年度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的谈判早已结束,但与两家澳大利亚企业——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谈判仍未了结,力拓仍要求在海运费上对其做出补偿。力拓铁矿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甚至表示,与宝钢的谈判他们保持有足够的乐观与耐心,甚至可以等到6月份再出现结果。
    在中澳的这场谈判大战中,我们渐渐看到中国与澳大利亚相关主体的铁矿石谈判在一步步进行着激战的演化,最终演变为剑拔弩张的地步,而不管澳大利亚政府在台面上吆喝的如何欢畅,但是澳大利亚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却从未停止,甚至上升到傲慢的地步。
    而中国在谈判问题上却逐渐暴露出偏见的弊端,无论是在与其谈判的态度问题上,还是在谈判的策略上,都略显极端以及偏颇。近年来,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已占世界铁矿石需求量的40%左右。随着这种需求的增加,中国钢企渴望赢得世界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主导权。事实上,中国钢企的这种努力也并非毫无成果。2006年,宝钢与淡水河谷达成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上涨9.5%的协议,这是中国企业首度取得铁矿石价格的首发权。这也是近4年来,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最小的一年。然而随着今年铁矿石谈判难度的加大,中国则显示出偏激与焦躁的态度。5月15日,中钢协呼吁国内钢企以及进口铁矿石的商贸企业,联合抵制力拓对中国市场的现货贸易,并指责力拓公司未认真履行对中国钢铁企业的长期贸易合同,以此向力拓施加压力。压力之下,澳矿商“两拓”又以傲慢之态回击,甚至声称,如果7月1日前不能达成协议,将终止长期合同,将矿石转卖现货市场。这刺激了中国方面更加偏激的做法,据业内传闻,钢铁协会正在研究澳矿谈判破裂的预备方案,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所在的根本态度。我们可以预料,如果中国钢企和力拓及必和必拓谈判失败,力拓和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将有可能以更高的价格以现货姿态高价流入中国,而中国到时将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我们可以预见,傲慢与偏见的态度终究只会导致一拍两散的结局,而这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如果我们需要美满的结局,那一定先要放弃傲慢与偏见才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