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25.5公里 上海长江隧桥今结构贯通

2008-6-29 10: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位于崇明岛与长兴岛之间的上海长江隧桥贯通
  上海长江隧桥今天实现结构贯通,这是世界最大的隧桥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的重大工程节点,将为施工车辆方便通行于桥面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据介绍,上海长江大桥结构贯通后,主体工程将告一段落,随后大桥将全面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根据计划,今年年内,整个工程将实现上海长江大桥结构贯通,以及上海长江隧道双线贯通。 
  作为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的组成部分,上海长江大桥包括跨越长江北港长9.97公里的跨江桥梁工程和长兴、崇明两岛的地面道路工程,全长16.63公里。而上海长江隧道将从浦东五号沟出发,止于长兴岛,长约8.9公里。长江隧桥2010年通车后,从人民广场到崇明开车约45分钟。 
  8.9公里隧道开车不会累 
  从浦东五号沟乘坐施工车辆进入长江隧道上行线,可以直达长兴岛。走过隧道下的楼梯,再经长兴岛上的潘圆立交,驶过长兴岛的北大堤,就来到长江大桥上,眼前一片开阔,高高耸立的“人”字形主塔仿佛已插入蓝天白云之间。再向前,一望无际的绿色就是长江隧桥终点,也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 
  全长25.5公里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其中从浦东五号沟至长兴岛采用隧道形式穿越,全长8.9公里。 
  上海长江隧道具有四大特点。“大”——隧道采用直径15.43米的超大盾构机推进,为当今世界之最;“长”——水下软土隧道施工连续推进7.5公里,中间不设“停靠站”;“深”——长江隧道的最深处距江面达55米,超过黄浦江底隧道深度的一倍;“紧”——隧道车行道下方为轨道交通预留了空间,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路、轨道双层隧道,同时还为22万伏过江电缆预留了通道。尽管隧道有5层楼那么高,但整个隧道内的空间结构非常紧凑,可谓“寸土寸金”。 
  在如此长距离的隧道内驾车,是否会让人感到疲劳或压抑?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隧道工程指挥黄忠辉表示建成后这条隧道将更先进舒适,车辆行驶其中,司机将不会感觉疲劳。而隧道内的净空高度可以满足集卡的通行,不会有压抑之感。 
  记者在隧道下行线试验段中看到,宽敞的隧道内两侧墙面铺设了3-4种装饰墙面,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图案及用简单色块组成。照明灯全部为LED节能灯。据黄忠辉介绍,这条隧道是长江底下的隧道,距离比黄浦江下的都长,目前考虑每隔400米就在墙面上设置一些图案,避免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或困意。 
  黄忠辉曾参加过地铁隧道、黄浦江底隧道等多项工程,他告诉记者,隧道建设中,对运营安全方面的考虑已越来越周全。上海长江隧道内,除了内部装配的摄像头做到全覆盖监控外,还考虑到两条隧道都为双层,一旦发生事故,人员撤离可以多方位。除了目前仍在施工的联络通道外,还每隔约270米设置了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逃生楼梯。 
  汽车与轻轨比肩齐飞 
  从长兴岛往北,就进入了长江大桥的工程范围。长江大桥工程包括跨越长江北港长9.97公里的跨江桥梁部分和长兴、崇明两岛的地面道路工程,全长16.63公里。 
 根据规划,轨道交通9号线将延伸至崇明岛。届时,汽车与轨道交通两种客运工具,便捷、快速地将崇明与上海市区连接,其运输能力将是目前采用摆渡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长江大桥“人”字形主塔,寓意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塔两侧,105米长的钢混凝土箱梁为国内之最;而轨道交通位置则位于桥梁的两侧,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高速公路与轨道交通在同一平面并驾齐驱的桥梁。  
  记者昨天在大桥靠近崇明一侧主塔附近的桥面上看到,施工人员已在地上画上了一条黄色线条。据透露,今天从市区方向与从崇明方向上桥的两股人流将在此会合,代表着隧桥结构的贯通。  
  主桥可抗950年一遇地震  
  “在地震波的作用下,每个主塔最大阻尼力可达近1000吨,以缓解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冲击。”昨天,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桥指挥过震文向记者透露,在抗震设计上,主桥相当于本地区重现期为950年、引桥为475年的地震,“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大桥所处地区950年和475年一遇的标准设防,当发生上述地震时,主桥可以正常工作,而引桥也不会倒塌,并且受损地方可以修复。”  
  在摩天大楼上使用的阻尼器,其实在大桥中也将安装。过震文介绍,由于主桥采用的是全漂浮体系,且跨度大,抗震等级高,这对阻尼器装置也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先进行了设计,再进行1:1的试验研究,在制造完毕后,每个阻尼器还要进行10次不同环境下的试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检验,直到符合要求再安装。”  
  在主塔与桥面的结合处,已经给阻尼器留好了位置。每个主塔两侧共安装4台阻尼器,在地震波冲击时,每台阻尼器产生的最大阻尼力可达240吨,在阻尼器的作用下,可以使桥梁结构位移控制在正负60厘米以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