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物流园区与自由贸易区业务对接“十点设想”

2008-6-27 0:11:00 来源:蔡远游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主笔:海西物流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蔡远游
 
博主注:实际上,本设想可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业务对接的总体设想。今日,博主将通过适当途径分别上报海协会和海基会。
 
    福州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区域)和台湾基隆港自由贸易港区作为两岸不同关税区域内具备共同特质的当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均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功能政策支撑,在两岸经贸前沿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着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丰富两岸“三通”内涵、服务两岸业界以提升两岸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原则,兹提出如下业务对接的“十点思路”:
    一、区域监管对接:对来自两区的货物统一监管模式,在双方区域内对等划定专门场所监管、仓储,理论上视对方专门监管区为己方保税监管场所的延伸;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采取联网形式监管。
    二、货物直通对接:因双区均紧邻或处于当地海港内,是当地港口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有定期班轮往来的情况下,对利用两区政策优势需要往返两区的运输,可根据两岸既有政策,在两区和两岸业界内经双方推荐或者指定经营的方式,采用类似“包船”方式,对往来货物先以个案处理,随着合作的开展和两岸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后开展常态化运作,确保两区之间货物能专门、直接和及时地对接。
    三、文件文本的对接:按照海关特殊监管业务的要求,两岸、两区和两地海关统一协商,并经过各自上级机关的批准,规范设计双方通关单据的文书格式及服务流程,对两区业务对接过程中提供的单证模式和作业方式予以统一和全面的认可。
    四、系统软件对接:在两区现有的监管、管理、服务软件基础上,根据业务对接的进度,专门开发设计服务两区业务对接的货物通关等系统软件,确保货物单证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准确,也有利于两区海关的监管。
    五、增值服务对接:对两区到港货物实施“直通关”模式,互相提供优先的绿色通道服务,包括提供专门服务窗口服务等,货物入关后直接进入对方区内指定监管场所,备案后可以开展保税仓储、简单加工、贴标等增值业务。
    六、销售平台对接:两区利用各自特殊条件优势,打造国际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在双方区域内划出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作为两岸特色产品、优势产品的展示厅(所),力争使之成为两岸商品互动的公共平台。在该展示厅(所)内,可以通过联网监管形式,通过电子信息下单,做到福州开单基隆提货,或基隆开单福州提货。双方的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对往来两展区内参展的货物实施专门窗口服务。
    七、运作载体对接:两区可以在双方区域内设立或者指定立一家(前期建议为一家,后期可以为多家)企业,并经对方确认,作为开展两区业务对接、合作、代理和往来收发货的载体,确保海关等部门对货物的有效监管。
    八、鼓励企业落实对接:两区鼓励对方企业落实经营,对于来自对方的企业投资落户申请,在不违反两岸政策的前提下,放宽限制,简化对投资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和审批程序,促进两岸企业的往来与合作。
    九、办事机构对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两区互设某种常设办事机构,如两区关系协会或两区定期联席会议,定期协调两区业务对接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估,讨论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等事宜。
    十、联合对外推介对接:两区定期分别在大陆和台湾联合举行业务推介活动,联合推荐两区业务对接模式,推动两区业务拓展和服务功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