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北亚伸展城市骨架

2008-6-25 12:39:00 来源:牡丹江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我市启动编制牡丹江城市概念规划引出的采访  

    6月中旬,我市首次启动编制牡丹江城市概念规划,海林、宁安被列入大牡丹江、新牡丹江规划范围。大牡丹江究竟有多“大”?省政府城镇体系规划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解答:按照新提法,全省各地被划分为八个经济区,“牡丹江经济区”包含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及所辖县(市),拥有人口540余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万平方公里,6个国家一类沿边开放口岸,囊括了全省80%左右的对俄进出口贸易份额。  

    “这意味着今后牡丹江市城市的定位,要从黑龙江省东南部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北地区风景旅游城市,逐步向中俄经贸合作先锋城市、远东地区区域性国际商贸枢纽城市转变。”市规划局负责人如是说。  

    做大牡丹江经济区块,有利于科学规划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开发多种资源,不断提升牡丹江城市经济的整体规模  

    受多种因素制约,以往牡丹江市区规划面积只有1351平方公里,80多万市民绝大部分聚居在7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空间狭窄,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市提出建设“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发展战略后,有关专家经过半年调查研究,首次启动了编制牡丹江城市概念规划工作。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看,一个国家城镇常住人口比例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有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1%、50%和77%。目前我市城镇化率为54.12%,要做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做大牡丹江城市规模,使城市对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成倍提高。  

    今年磨刀石镇、五林镇并入市区,海林、宁安也列入“大牡丹江”规划范围,牡市城区规划面积扩展至1.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市行政辖区的“半壁江山”;牡丹江——海林——宁安经济区块人口总数178万人,未来将发展成为有200多万人的现代化都市,约占全市城乡居民总数的四分之三。  

    坚持科学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有利于避免产业雷同,减少重复建设,合理开发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牡丹江城市发展格局。展开今后大牡丹江的规划版图,你就会看到一些变化:牡丹江的中心城区(含海林镇、宁安镇、海南乡)将实施组团开发,使之成为全省对俄进出口加工业基地、商贸和物流中心,全国最大的木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黑龙江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 
  
    牡丹江市域西部包括镜泊湖旅游经济区、林海雪原旅游经济区和莲花湖旅游经济区3个功能分区,今后将建设全国和东北亚地区的避暑休闲度假胜地、黑龙江省重要的森林旅游和冰雪旅游基地,拥有全省50%可开发水电资源和广袤森林的“林海雪原”,将成为黑龙江省水电基地和牡丹江西部生态屏障。  

    牡丹江市域南部包括宁安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东宁南部三镇水源涵养生态农林区和穆棱共和水源保护生态农林区。今后这里将建成牡丹江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中心城市的“菜园子”、牡丹江出口农产品与加工基地、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和牡丹江南部生态屏障与水源重点保护区。  

    当然,大牡丹江需要用公路来把经济区块内部更紧密联结起来。按照规划,今后我市将建设牡——海——宁城际公路,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具体措施是建设长度为13公里的牡海滨河大道,使牡丹江——海林交通时间缩短为10分钟;建设长度为23公里的牡宁森林大道,使牡丹江——宁安交通时间缩短为20分钟;海林——宁安之间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建设牡——海——宁城际公路,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呢?物流业人士算了一笔账:城际公路投入使用后,无论是产自宁安的农副产品进入牡市城区,还是市民从牡丹江启程到海林游玩,通行时间可以减少50%多,有利于降低物流业成本、减少商品损耗、提高车辆有效利用率。  

    面向东北亚建设“大牡丹江”,应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加快沿边开放和煤电化基地建设为载体,牡丹江市要争当拉动全省东部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在今年的“哈洽会”上,我市提出牡丹江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外开放,要通过“跳出牡丹江看牡丹江”来谋划大牡丹江、新牡丹江。  

    “跳出牡丹江看牡丹江”,在今年的“机遇之夏”,我市面临很多机遇。作为全省对俄经贸最活跃的地区——“牡丹江经济区”包括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及所辖各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随着中俄、中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中日两国经贸交流日趋紧密,今后牡丹江作为远东地区国际商贸枢纽城市的战略地位将日益显现。  

    再看全省东部煤电化产业基地建设,按照省政府规划,今后牡丹江煤化工产业园的发展重点是电石、聚氯乙烯、草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炭黑等产品,形成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与东部其他五市煤电化产业园的功能定位有所区别。上述六大园区在产业布局上要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可以惠及1200多万城乡居民。  

    同时,牡丹江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依托301产业带这条“黄金之路”,绥芬河的机电产品出口加工业、穆棱风电产业、海林木业经济蓬勃发展,牡丹江——釜山国际航班恢复,全市对外贸易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80万牡丹江人,正成为沿边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放眼国内,无论在“珠三角”、“长三角”还是在“环渤海经济区”,一座现代化都市崛起必然拉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进而使广袤的经济腹地受益。站在全国制高点上谋划“大牡丹江”发展格局,我市工业、物流、金融、贸易和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等经济领域,都将在沿边开放中得到长足发展。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又可以使牡丹江在21世纪初东北地区新一轮城市综合竞争力大比拼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面向东北亚打造国际性商贸枢纽城市,牡丹江人应该有更高远的眼界,更广阔的心胸,城市建筑风格、城市整体色彩也要有新变化  

    “伴随着21世纪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一座城市在扩张规模增加人口的同时,其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城市色彩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但目前东北地区多数城市规模扩张很快,城市建设的整体含金量却比较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市规划部门专家说。  

    事实上,近两年来我市“城乡洁净工程”效果明显。初夏时节,人们行走在市区大街小巷,绿树鲜花随处可见。但不容回避的是,目前牡丹江的城市建筑风格特别是样式、色彩普遍面临着“千楼一面”的尴尬。不少市民纳闷,为什么我们市区居民楼、办公楼绝大多数是“火柴盒”样式,比较单调,而其它不少城市,比如,号称“千楼千面”的珠海等城市会有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呢?  

    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人说,主要原因是牡丹江属高纬度地区,冬季采暖消耗的能源较多,楼房设计成长方形,有利于减少外墙的散热面积,房屋保温性较好,同时也可以控制工程造价。但从今年开始情况有所改变:随着“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发展战略的提出,为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城市建设布局创造了无限空间;专业队伍形成,人才素质提高,全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有利于实现以城带乡、科学发展;各种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开始广泛使用,投资渠道多元化,为建设东北亚商贸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正是牡丹江寻求突破的开始。  

    大牡丹江建设,需要城市这个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和进步。今后,我市将致力于强化规划的职能,树立规划的权威性;致力于提高建设的标准,提高改造、修建的水平,要求新建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品位和档次,进而形成牡丹江别具一格的城市特色。  

    应该说,城市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城市色彩是城市装饰、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规划部门专家建议,今后牡丹江这座对外开放城市的主色调应该选用淡雅的、偏暖的复合色彩;居民楼、办公楼、别墅等建筑物的外观色彩应因地制宜、求同存异,根据建筑物造型和用途的不同,选用的色彩或庄重、或艳丽,并与周边环境相和谐。  

    一座城市的建筑造型、色彩搭配,可以形象地展示出特定人群的精神面貌。在21世纪面向东北亚建设国际性商贸枢纽城市的机遇中,牡丹江正在追赶跨越中提升着城市的品位和能级,向中外游客展示更迷人的城市魅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