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利弊兼具

2008-6-24 13:0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企业已经逐渐改变过去对汇率稳定的依赖,将汇率波动视为正常经济现象,这有益于我国成熟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企业预期升值幅度总体有所下降。”“企业要求金融机构改进服务的意愿迫切。”这是记者日前从央行一份对进出口企业进行的经营状况调查中所获悉的。而在上周,记者就企业应对汇率改革到江苏进行实地采访得来的信息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状况。    更多的企业出口向好
  进入4、5月份,我国出口增幅在一季度大幅回落后,开始回升。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趋缓,国际贸易环境略有改善,再加上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是其回升的重要动力。
  汉高华威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副总经理陶军告诉记者,今年1至5月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73.5%,产品的产销量在保持前几年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大幅度上升。
  根据上述由央行对进出口份额排名居前的18个省(市)的1121家进出口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二季度,出口额较上季上升的企业比例提高,出口额较上季减少的企业比例下降,这说明更多企业的出口向好。具体比例为,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中选择出口额环比上升的比例为53.9%,比上季提高11.5个百分点;选择出口额减少的比例为29.8%,比上季下降10.5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认为,二季度更多的出口企业形势向好是1季度出口大幅放缓的正常回升,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出口形势完全好转,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及出口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问题一,外部需求减弱,贸易环境变数增大。问题二,成本提高加大了经营压力。问题三,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增多对出口商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问题四,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滞后影响进一步显现。问题五,融资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央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4月末,调查企业就业人数较上年末下降0.5%,较上年同期增长1.8%,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就业发展趋势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一,就业向盈利能力强的大企业转移;其二,部分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其三,内陆地区吸纳本地劳动力的能力增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省求人倍率分别为1.3、1.24、1.16和1.8,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员工缺口较大。
  盈利企业比例有所下降
  2007年,调查企业的盈利比例一直稳定在68%至70%之间,亏损企业比例保持在16%至19%之间,其余企业盈亏基本平衡。2008年以来,盈利企业比例有所下降,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降至62.3%和63.3%,而亏损企业比例则分别升至20%和21.9%。调查显示,二季度更多的出口企业盈利状况较上季好转。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盈利面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退税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等因素,造成部分企业成本上升较快、销售收入增长缓慢。
  产品议价能力亟待提高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给企业生产、产品价格带来了压力。如何消化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不仅取决于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方面的议价能力,也取决于企业对于自身产品的定价能力。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上涨,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产品价格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
  而据央行此次调查,我国企业在进出口产品定价上议价能力亟待提高。二季度,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42.9%)反映出口产品议价能力较强,9.7%的企业基本没有议价能力,47.4%企业反映议价能力较弱。和出口企业一样,进口企业在签订进口合同的议价能力上也不占主导地位。
  令人担心的是,目前,我国原油、部分有色金属、铁矿石的依存度较高,需要大量进口,近期,国际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而我国在这些资源性产品定价中话语权的缺失必将带来进口价格的不断上涨。
  出口受市场需求影响最大
  江苏苏美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鸣在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两年我们公司出口和利润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造船行业前所未有的景气。”
  央行的调查也映证了记者的采访,调查显示,51.6%的企业认为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是影响企业出口的最主要因素,持续居各选项之首。对此,专家认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迹象明显,主要出口国欧美日等国需求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影响了企业出口。
  汇率变化影响位居第二。据调查,2007年初开始,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选择“汇率变化”的企业比例逐步上升,由2007年一季度的7.8%上升到2008年二季度的14.9%,目前已超过选择“母公司经营决策”和“企业产品价格变化”的企业比例,居第二位。
  企业已将汇率波动视为常态
  “汇率由市场供需调节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这种情况下,消极等待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积极地采取措施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才能使我们生存和发展。汇率改革虽然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们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陶军这样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下维持着低技术、低成本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迫使部分企业转变原有经营模式,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来拓展利润空间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央行调查结果也显示,希望“汇率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稳定”的企业比重也呈下降趋势,而希望“汇率保持双向波动”的企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另外,记者还发现,企业预期升值幅度总体有所下降。二季度,有86%的企业预期未来6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值,比上季低5.2个百分点。预期人民币升值的企业中,62%的企业预期升值幅度将在3%以内,比上季高7.1个百分点。31.9%的企业预期升值幅度在3%至5%之间,比上季低5个百分点。6.1%的企业预期升值幅度在5%以上,比上季低2.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企业要求金融机构改进服务的意愿迫切。提供优质信息咨询和财务顾问服务,一直是企业对金融机构第一位的需求,二季度选择此项的企业比例为78.9%。另外,45.7%的企业希望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外汇理财产品,有29.5%的企业期望金融机构延长远期结售汇期限,29.9%的企业期望金融机构增加外汇衍生产品,企业避险需求总体在上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