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2008-6-21 0: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关于此次考察的几点感想
(1)物流信息平台关系到沈阳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苏,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形成并逐年扩张,物流企业的运营必然要走向智能化、标准化和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以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带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把分散的物流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企业群体。
(2)正确认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也被许多企业和政府所重视,但大多数人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概念认识模糊,很多人认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就是单纯的建立一个物流网站。2000年后,全国各地政府建立了地方物流信息平台,但由于对物流信息平台的认识不足,很多地方是仅仅建立了一个物流网站而已,网站建成以后就认为物流信息平台已完成,鲜为管理,现在很多网站已成了一个摆饰,没有对各地物流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3)物流信息平台是联系政府、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服务企业、个人消费者的结合体
    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指将物体从供应地(生产地)到需求地(目的地)的一个实体转移的过程,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诸多主体,所以我们认为物流信息平台是联系政府、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个人的结合体。所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各物流主体的事,必须要让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服务企业、个人消费终端参与进去,这个平台最终是为他们服务,在建设中也必须要听取他们的建议,这样的信息平台最终才能发展,才有生命力。
(4)信息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平台的定位和运营模式和运营主体
技术不是制约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障碍,互联网技术已经很成熟,平台的技术实现不是很难,当关键是平台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总结国内的信息平台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技术不行,大多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缺乏一个生存的商业模式。建设一个平台很简单,但运营一个平台很难,首先平台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定位,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即要搞清楚这个平台是谁服务,这个平台是公益性平台和商业性平台;其次必须要确定一家有实力、有行业经验的平台运营主体,物流是一个注重实践的行业,要想成功运营这个平台,运营主体不仅要了随时把握物流行业的宏观发展现状,而且要对物流行业操作流程相当熟悉。
二、关于沈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准确定位,明确商业模式
一个信息平台的成功与否,在于这个平台的定位,要搞清楚这个平台是为谁服务的,是公益型的平台还是商业性的、或者是由公益型平台向商业性平台转变。公益性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建立,服务于企业,对用户不收取任何费用;商业性平台,初期政府可能也会给一些资金支持,但最终是要走向市场的,是需要去赚钱,去盈利的。
综合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和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情况并结合沈阳市物流发展的实际水平,我们认为沈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应由政府牵头引导,引进一家市场化的第三方企业交由其实际操作,它既要承担政府物流公益性平台的作用,又要充分市场化运作,政府前期可给于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但最终平台要走向市场,进行商业化操作,实现自养。
2. “由上而下”,发挥后发优势
通过考察我们有一个感觉,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人是决定一个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前几年,国内的大多数物流信息平台都是“由上而下”建立,即由政府或物流协会或政府支持的某个企业来运作,这种平台政府的影子比较浓重,由于政府对物流操作流程的不了解,所以这些物流平台也大多脱离市场,最后也大多数失败。另外一种是“由下而上”建立的平台,比较典型的是我们这次考察的浙江物流网,他们成立于2003年,是由一家完全民营的物流咨询公司建立,通过4年的摸索和发展,现在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物流信息平台,在全国物流信息平台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物流相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浙江省物流办已把它作为浙江省物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其合办,并准备在浙江物流网这个平台基础上植入一些政府性资源和应有功能,把它改造成浙江省综合性物流公共新型平台。
而受这一启发,并有这一成功案例,我们觉得沈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可“由上而下”建立,即由政府牵头发起和规划,吸引一家市场化的企业参与,充分吸收浙江物流网这几年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市场化运作,引入有实力的运作主体
一个物流信息平台的成功,关键要看平台的运作主体。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国内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主体一般有以下几种:政府或政府下属的物流协会、社会物流企业、第三方中介结构。从目前国内运营的物流平台来看,前两种作为运营主体的平台成功的不多。
政府一般不能作为运营的主体,它虽然掌握很多资源,掌握更多宏观层面的东西,但是对物流市场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而物流恰恰是一个注重市场实践的行业;社会物流企业作为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主体,一般在公信力上会大打折扣,一般会引起同行物流企业的质疑和抵制,所以成功的也不多;而第三方物流中介机构作为一个运营主体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我们此次重点考察的浙江物流网,它的运作主体即是一家物流咨询企业,他们对物流行业的现状研究颇深,并对物流行业的操作模式相当了解,本身也不从事物流具体业务,这样就赢得了平台用户的信任。我们觉得沈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在选择运营主体时,可参考浙江物流网模式。
4. 借助外力,寻找合作伙伴开发,减少摸索过程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部分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也相对成熟,如浙江物流网、青岛物流网等,他们无论从技术开发力量、平台经验理念,商业经营模式等都走在了前列。我们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沈阳市信息平台建设可借鉴这些成熟网站的经验,和这些网站进行战略合作,这样我们不仅能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而且可大大节省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还可避免不必要的摸索的过程和走弯路。 
5. 细化功能,明确客户群体
沈阳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仅仅是政府的及时掌握物流发展动态的监控平台,更主要是支持社会物流发展的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主要是为沈阳市的物流产业服务,不仅是政府的物流信息发布平台,也是链接沈阳市物流企业、工商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和物流消费这的应用平台和接口。
6. 长远规划,内接外联合
沈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应实施长远规划,内接外联,不仅仅要和沈阳市(辽宁省)内各政府物流相关机构平台、服务平台、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内部接口和紧密联系关系,而且要和东北地区乃至经济和物流发达省份的物流信息平台进功能对接和业务联合,扩大平台的辐射范围和服务功能。
7. 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入手,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成熟的物流信息平台一般包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交易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我们建议沈阳市物流平台建设应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先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入手,即先建立起沈阳市物流网,以及基于起基础上的物流政务平台和部分应用功能。

三、关于沈阳市物流平台建设与浙江物流网合作建设的设想
根据以上考察感受和分析,结合沈阳市物流发展现状,我们觉得沈阳市物流信息化平台如果自己开发,这样势必在时间上、人力和财力上都需要有大的投入,并且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这样可能会浪费更多的财力和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一家成熟的平台来合作,共同开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