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谋划现代化港口集群

2008-6-17 11: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董家口码头已被正式确定为山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接收站(码头)站址。今年,青岛市计划完成《青岛港总体规划》、《前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 

  目前,青岛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保税港区,逐步形成以前湾港区为主体、环胶州湾港口群为中心,鳌山湾港区、董家口港区为南北两翼的理想港口布局,并将选择海域自然景观较好的岸线,规划建设邮轮母港。 

  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说:“青岛今年计划投资22亿元,再建成三个大型泊位,新增通过能力330万吨。”毫无疑问,这些将进一步拓展港航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全面激活青岛市港航的发展活力。 

  开发新兴港区 

  2007年,青岛港口总通过能力由2006年的1.4亿吨增加到1.64亿吨,增幅17%,是青岛市实施“港口西移”战略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众多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势必加强青岛港口的实力。随着港口西移战略的实施,前湾港区已成为青岛市港口运营的中坚力量,而位于胶南的董家口港区和即墨的鳌山湾港区则是潜力巨大的新兴港区。 

  东接青岛港、西连日照港的董家口是青岛拥湾发展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董家口码头已被正式确定为山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接收站(码头)站址。正在建设的董家口港建设预算总投资3.8亿元,该码头是5万吨级的通用码头,主要用于散货装卸运输。此外,董家口港还将陆续建造多个1万吨至20万吨级码头。届时,这里将成为青岛市和周边地区重要的散货集结地,建成后年吞吐量可达180万吨。 

  鳌山港区位于即墨东部鳌山湾,将为内陆地区提供口岸支持,即墨、平度、莱西以及烟台南部地区的企业,将借此降低进出口和运输成本。 

  大港口新集群初现 

  市港航局有关负责人说:“两大港区恰好处在青岛市海岸线的南、北两端,使得港口的规划建设突破了胶州湾的范围,青岛多个港口集群式发展的脉络初显。”目前,青岛初步形成一个包括青岛老港区、前湾港区、鳌山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在内的港口集群,实现了青岛港从一个港区到港口集群的转变,构筑起大青岛港的发展格局。 

  对此,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意秋认为,多个港区规划发展,不仅增加青岛港口的生产能力,而且能够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使青岛的港口港区之间出现一个竞争态势。“港区互相竞争,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港口‘服务上去了,价格降下来’,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港口集聚效应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孙在东认为,目前全球先进港口正在由运输枢纽和工业基地向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方向发展,港口对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经济能量的积聚和辐射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浙江物流网
新港区的拓展,将适应国际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孙在东说:“通过港口的辐射与集聚效应,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青岛依托港口发展,造修船、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一批临港制造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仅仅在现代物流行业,港口发展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据市港航局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市已拥有水路运输企业74家,拥有船舶总载重吨38.7万吨,拥有3347TEU和11527客位。 

  渤海湾新挑战 

  事实上,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青岛市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主枢纽港等政策优势相对弱化。同处环渤海的大连、天津相比,青岛港口发展面临严峻而现实的挑战。 

  记者从青岛市港航局了解到,按照山东省政府港口整合规划,“十一五”期间,山东将形成以青岛港为干线港,烟台、日照港为支线港,威海港为喂给港的现代化港口系统。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说:“其实从2006年开始,青岛为建设全国海陆交通枢纽城增添砝码,就在港口整合方面北谋威海港,南联日照港。” 

  青岛港口外联的同时,未来将加快港口建设。根据规划,今后五年,青岛市将根据“一湾两翼”港口发展布局,新建扩建码头泊位26个,新增通过能力0.7亿吨,港口吞吐量达到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0万标准箱,基本形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框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