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成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6-13 15: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精神,成都市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积极主动出击,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实现成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最近,成都调查队对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供参考。
  一、成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近年来,成都市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承接点,努力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主导产业、加工贸易、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分别为425.7亿元、728.4亿元和1196.7亿元。2007年全市新引进项目4903个,其中引进5亿元以上的重大内资项目由2006年的55个增加到2007年的105个,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21个。全市呈现出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化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市GDP达3324.3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173.4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3%,比2005年增加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0.5亿元,同比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4.7亿元,同比增长26.1%。

  (一)承接产业转移为成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成都新引进并投产的英特尔、TCL、中芯国际、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宇芯(成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成都创造近5000个就业岗位。2007年底,成都市全社会从业人员687.13万人,比2006年增加46.99万人,增长7.34%,其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62.07万人。

  (二)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了工业税收的比重。随着发达地区企业落户并相继开业,为“两税”及财政收入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全市全部税收收入为567.16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工业税收收入1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占全部税收的33.1%;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的税收收入为157.92亿元,占全部税收的27.8 %。据统计,2007年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创造的利税总额为259.07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的84.0%。

  (三)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了新的产业集群。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都市工业结构日益优化,全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六大重点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63.8亿元,同比增长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9%。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成都市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效带动整个产业链转移和相关行业投资,逐步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

  1、引进行业龙头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引进Intel、中芯国际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国内外软件研发、设计和电子产品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软件产业带。

  2、引进区域龙头承接产业转移。围绕整车制造,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汽车等区域龙头企业,带动零部件生产和配套服务企业同步转移,目前已吸引4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成都经济开发区,形成拥有整车、主机和关键零部件的完整汽车生产产业链。

  3、培育本土龙头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加快发展。支持攀成钢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迁建技改等方式,促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去年攀成钢实现钢产量187万吨、销售收入88亿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进日本伊藤忠丸红特钢株式会社投资9000万美元,利用其特殊密封扣专利技术,在青白江生产石油钢管。

  二、成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目前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使成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全国最适合生活与最适合投资的城市中,成都分别排位第三和第四,居西部第一,是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成都作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1、硬件建设方面,有好的载体。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近年,成都市按照“三个集中”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目前成都市共有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成为承接转移、带动成都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2、软件建设方面,投资软环境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全市以抓好软环境建设为载体,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据2006年投资软环境调查测评结果显示,84.8%的投资者继续看好成都的生存发展环境,较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对成都市的投资软环境评价最好,尤其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情况最为满意,其满意度高达92.7%,较上年提高了10.8个百分点。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使成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和外资企业日益看好成都的投资环境。

  3、城市综合实力。成都市城市综合实力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50强,位居第11位,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9位,2006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5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成都已成为全国以及世界许多人士公认为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4、丰富的人才资源。成都市人才资源十分丰富。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155.31万人,比上年增长6.02%。有中科院院士14人,工程院院士1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6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812人。全市共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1.2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0.9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2.61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45%。电子信息、汽车、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8.92万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8.62%。

  (三)现有产业结构适合东部产业转移。成都市现有产业结构布局有较好的承接条件。2007年,成都市工业增加值1173.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3%,六大重点行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13.9%,医药工业占5.2%,食品、饮料及烟草工业占12.0%,机械工业(含汽车)占15.0%,石油化学工业7.4%,建材冶金工业占11.6%。

  三、成都承接产业转移需注意的问题

  按照市委、市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要求,成都市要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一)抓住重点,打造新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都经济开发区汽车工业基地、彭州石化基地建设,以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依托,并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明确其他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主导产业定位,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着力完善产业链,强力打造IT制造、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石化、鞋业、家具九大产业集群。

  (二)努力营造承接转移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投资软环境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下大力气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力推进人才服务外包,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

  三是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电信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

  四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成都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要加强园区基础建设。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抓好硬件建设,同步建设环保设施,发挥基础设施先导效应,增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承载能力,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推进公交、商贸、邮政等生活服务设施向园区延伸,在高新区建设高中级人才公寓和大学毕业生创业廉租公寓,增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配套能力。强化人才支撑,积极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人才保障。

  (四)变招商为“选商”,科学合理布局项目。成都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向成都市转移,要考虑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