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要作用

2008-6-12 12: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月1日,一艘满载出口挖掘机的大型滚装船在连云港(601008行情,股吧)港鸣笛远航。这批挖掘机是由江苏省苏北地区最大的机械制造企业———徐工集团制造的。

  连云港港口正在成为苏北经济振兴的重要引擎。2007年,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5市60%的进出口货物都利用连云港港实现了大进大出,其中适箱货物占到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的五成。不仅如此,来自陇海铁路沿线中西部省份的货物也源源不断地向连云港港聚集,港口60%的吞吐量都是来自中西部,一些中西部城市通过这个日益红火起来的港口找到了扬帆海外的商机。世界最大的滚装船在这里停泊,大型央企和新技术企业纷纷来这里投资,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大企业在近千平方公里的盐田、滩涂上拔地而起。在中国绵延万里的海岸线上,连云港港口正展现出国际大港的风采。

  20世纪70年代,连云港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港口,被称为中国八大港口之一。1984年,连云港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如今,这里正在掀起跨越发展的热潮。连云港港口在推进中西部发展、服务长三角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连云港港口正在加快构筑成为集装箱运输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上海与青岛之间的集装箱干线大港和推动区域发展的组合大港,服务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大港。

  重新定位谋发展

  老港口焕发新生机

  站在连云港港亚欧大路桥零公里的起点标志处,举目远望,笔直的铁轨伸向远方;侧耳倾听,远洋货轮汽笛声声。

  打开世界地图,横跨欧亚大陆最便捷的一条陆上交通线,被称作“新丝绸之路”,其东端的起点就在连云港。从全国来看,连云港港口处于中国万里海疆的中部,北翼是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南翼是长三角经济带,身后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大动脉陇海—兰新线。从江苏省来看,连云港港口不仅是江苏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出海港口,也是江苏省最大的深水海港。

  然而,在过去20多年里,连云港的区位优势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港口面对的是没有发展起来的腹地经济和临港工业。“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发展模式一种是腹地推动型,一种是港口拉动型,可过去连云港与腹地的关系却呈现出腹地推动力不强,港口拉动力不够的状况。”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向阳对记者说。不仅陇海—兰新产业带的发展相对迟缓,苏北在江苏的发展相对迟缓,就是连云港市本身的发展也相对迟缓。没有大腹地,没有发达的工业,没有物流人流,何来港口的繁荣?而没有对港口的大投入、大开发又怎样吸引货源?

  从全国来看,东中西部需要协调发展;从江苏省来看,苏南苏北需要比翼齐飞。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随着江苏省着力推进苏北振兴,处于区域龙头地位的连云港重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加快这一龙头的发展,带动苏北、拉动中部、辐射西部,不再只是一张设想美好的蓝图,而有了具体的举措。

  近年来,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江苏省提出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振兴苏北的龙头,江苏全省开放的新增长极,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举全省之力发展连云港。2007年,中央要求连云港加快规划和建设步伐,努力成为中国沿海连接南北的中间环节,成为沟通陇海线经济发展与沿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纽带。连云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连云港港作为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岸和江苏最大的深水海港,不仅是拉动连云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服务苏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重要门户。”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对连云港港未来的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近年来,连云港市编制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和形成港口群的新战略。

  提升港口功能

  港口与临港产业共兴

  几年前,俞向阳刚上任时,为了吸引投资发展临港工业,曾经找到一个在南京钢铁集团任负责人的朋友,但对方还是没有来。几年后,南钢集团却主动找上门来,准备在连云港建设大型钢铁基地项目。随着港口航道浚深,码头加快建设,南钢、沙钢等许多省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和中海、中远等央企不请自来。“当时我们建设码头时,还有人担心建成后只是"晒太阳",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俞向阳说。

  持续不断的投入,使连云港港的港口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浚深进港航道。15万吨级深水航道浚深至16.5米,主体建成通航,能确保第五代集装箱船和15万吨级矿石船满载正常进出,满足第六代集装箱船和20万吨级矿石船乘潮进出。

  ————提升码头功能。截至2006年底,拥有生产性泊位3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最大泊位15万吨级,包括煤炭、集装箱、矿石、粮食、木材、氧化铝、液体化工品等专用码头,实际通过能力超过7000万吨。16个专业化泊位正在抓紧建设,还有近20个散货、件杂货专用泊位,1个15万吨级散化肥泊位、1个2万吨级客滚码头和4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正在建设。2008年底将最终使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

  ————提高堆存能力。具有铁路装卸线的场地达到200多万平方米场地,一次性堆存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其中,43万平方米墟沟东港区堆场是沿海港口码头前沿规模较大的堆场;拥有全国口岸最大的13万平方米陆桥保税库,一次性堆存能力30万吨以上,实行全封闭管理,可存放加工贸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加工进出口产品所需要的进口生产资料,境外一般进口货物以及海关同意的其他货物。45万平方米港口物流园区年内投产,3条铁路专用线进入园区,可一次性接卸火车达100节(2个列),为开办大列业务打下了基础。该园区主要功能有集装箱业务、存储业务、配送业务、增值物流业务、临港加工业务、信息业务、综合业务等。

  ————口岸单位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海关、国检、海事等查验单位服务贵宾式,港口及代理单位服务个性化,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口岸服务。

  2007年全年,连云港港口吞吐量达到8507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31万标箱,增长53.8%,跻身集装箱运输全国沿海十大港、全球百强港。

  随着港口优势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争相前来连云港投资布局。随着国家和地方产业布局的调整,这里还有望建成江苏省的钢铁基地和石化基地。

  沿着横贯连云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的东方大道、黄海大道前行,沉寂多年的盐田滩涂已经成为产业开发的热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复联众风力叶片、韩国重山风力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中复神鹰碳纤维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康缘、毫森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特征的特色产业集群,带来了人气和财富,也有力地促进了港口的发展。“我们生产的原料主要从国外进口,临近港口对企业发展很有利。”国内著名风电叶片生产企业中复联众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乔光辉对连云港的变化感触很深,“近几年,连云港的城市定位更明确了,港口对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形成了带动力,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

  近年来,连云港实施“以工兴港、以港兴工”策略,以主港区为“一体”,以启动建设的南、北各港区为“两翼”,构筑“一体两翼”组合港发展布局。依托“一体两翼”港口群,在近港地带的盐田滩涂上辟建一系列临港产业区,加强产业集聚和项目集聚。港口与临港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互动的阶段。

  市场深入腹地

  区域经济与港口发展共进

  “我们在山西的侯马建立了集装箱站,就是要把临近地区需要出口的散货集中到这里,这样可以降低中小客户的成本,方便客户。”采访中,俞向阳特意提到了“无水港”的概念,“不仅在山西侯马,在河南郑州、江苏的盐城、淮安我们都建了这样的"无水口岸"。这是我们港口的定位:不仅是江苏的港,还是中西部地区的港。”

  所谓“无水口岸”,就是建在内陆地区,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式联运支持,具有口岸监管、港口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国际物流的通道和平台。引货入箱不仅具有增加箱量、减少污染、运输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货物运输的港口费用。

  连云港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其在服务腹地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同时也只有依靠腹地发展,港口的持续快速发展才会有坚实的支撑。连云港人认识到,必须跳出周边把港口的腹地范围不断向中西部延伸。近年来,连云港市多次组织推介连云港港口的活动,由市主要领导带队,沿陇海线拜访中西部主要城市,并相继与沿陇海线中西部主要城市以及苏北各市签订了“共建共用连云港口岸”的协议,就打造无障碍现代物流通道、建立“无水口岸”、优化口岸进出口环境、形成协调联动机制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并积极扩大合作领域与协作城市范围,努力开创互惠互利的新局面。

  连云港是天然的避风港,前有连岛后有云台山,基本不受台风影响。但云台山离港口太近的天然制约在过去也造成港口的“堆成能力”不强,货物存放空间有限。要建设大港,就必须及时把货物运出去。连云港港口增强了与铁路、公路和河道的衔接,实现多式联运。积极寻求港航合作,不断开通新航行线、加密新航班。连云港港还不断优化公路运输通道。连云港港距离长江为320公里,恰好属于公路运输最佳经济圈。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有连霍、沈海、沿海、京沪4条主干线直接接通连云港港,省级高速公路则有宁连、连盐等多条主干线。江苏省委、省政府力推在江苏境内运输集装箱到达连云港港的车辆,给予过路费用减免,并对连云港港15万吨级航道、快速疏港通道等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连云港市还坚持港口与合作伙伴加强联系,与中海、中远、马士基等知名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联手建设专业码头,开发新航线特别是远洋航线。

  连云港港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有效地满足了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徐州市为例,徐州通过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直通连云港港,距离皆为200公里。徐州打造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以重工业为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2007年GDP接近1700亿元。据悉: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许多出口产品都首选连云港港。

  近年来,苏北经济的振兴、中西部地区的大发展,使连云港港口与腹地进入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阶段。一个有力证明是:近年来,连云港港出口货物发生了积极的结构性变化。记者在连云港东泰港务分公司了解到,过去,来自中西部的出口货物主要是煤炭、木材等大宗原材料,如今,随着中西部经济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一批批工程机械、车辆、大型设备等高附加值的货物开始从这里扬帆远航。“连云港港口发展赶上了好时候!”俞向阳说。

  根据规划,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综合分析影响港口吞吐量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预测连云港港吞吐量2010年将达1.2亿吨,2020年将达1.9亿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