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瞄准“泛长三角”机遇

2008-6-11 23: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6月11日消息: 最近,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的合肥人小王,拉着老板到家乡走了一圈,他说:“4月18日,宁合铁路通车后南京到合肥不到一个半小时,他这才敢跟老板提出到合肥考察的建议。”此行收获颇丰,合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低廉的商务成本让老板很满意,有了进一步投资的意向。而且,今年8月1日,宁合铁路上将开跑动车组,届时合肥到上海只要三个半小时。“安徽离长三角的距离越来越近啦!”小王说。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认为,随着近几年安徽东向发展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安徽参与“泛长三角”的发展分工日趋成熟。 
    从“东向”到“入泛” 
    今年初,中央领导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但对安徽来说却意味深长。一位学者分析,安徽自2005年提出“东向发展”战略以来,至今已三年。三年时间,无论对于安徽还是对于长三角来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后“东向”怎么深化? 
    安徽迅速行动起来。今年3月6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的安徽代表团以集体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向全国人大递交的4项代表团建议案,其中之一就是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纳入国家战略。“赶在长三角区域规划出台之前,让其有"泛长三角"的表述和安徽等周边地区的声音,这对安徽下一步的工作有利。”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说。 
    最近,安徽省政协组织召开了“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论坛,来自国家部委领导、沪苏浙皖的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与国内外企业家,围绕泛长三角的合作发展进行第一次系统性研讨。紧接着,在由安徽省政府主办的200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泛长三角合作发展也成为主题之一。“泛长三角”,无疑成为安徽热议的话题之一。 
    当好长三角腹地 
    善弈者谋势。 
    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认为,合肥对于长三角十分有吸引力。他举例说,为什么海尔2000年就开始在合肥布点?为什么这几年可口可乐、青岛啤酒(600600行情,股吧)、统一、伊利等著名品牌都把合肥作为全国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打开地图不难发现,以合肥为圆心,方圆500公里物流圈内,覆盖了七省一市4.8亿最具消费力的人口,特别适合面向内需的加工制造业发展。长三角加工制造业转移,合肥无疑是首选地之一。 
    不仅具有区位好、成本低、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安徽还蕴藏着巨大商机。近年来安徽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预计总投入超过万亿。仅国家支持的皖北地区“煤、电、盐、化一体化工程”,就将投资千亿元左右。未来10年,铁道部将与安徽共同投资1000亿元,把安徽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这些都必将拉动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更重要的是,安徽与长三角经济合作已有坚实基础。目前,安徽55%的省外投资来自长三角,60%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每年向长三角输出电力100亿千瓦时以上。随着合宁高速、申苏浙皖高速、宁合铁路等10多条与长三角联系通道的建成,安徽已经具备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条件。 
    区域经济专家诸大建说,长三角要与世界大城市群比肩,势必要寻找合适的腹地,安徽无疑是首选之地。 
    做强“皖江经济带” 
    安徽马鞍山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前两年他一个月内起码要跑50趟南京,对南京熟悉程度不亚于本地。不过近来因为私家车太多,他跑南京的频率下降,但宁马高速公路明显“不好开”了,车太多。 
    安徽的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巢湖的部分地区是南京都市圈成员,马鞍山正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马鞍山明确提出,要建成南京的“后花园”,吸引南京企业到此投资。马鞍山还与南京签定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环保、教育、交通、旅游等7个方面,其中旅游已被纳入“宁镇扬马”旅游线路整体向外推介。与此同时,马鞍山、芜湖等城市数次向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入会申请,却迟迟未果。 
    诸大建认为,安徽大可不必失望。从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规律看,安徽直接加入长三角俱乐部并非当务之急。作为观察员,安徽一些城市已经参与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部分专题合作,比如大通关、交通等,只要分享到成果,没必要执着于名份。再者,安徽整体性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也需要循序渐进,不如先进一步深化南京都市圈合作,再逐步向构建“宁合都市圈”发展。 
    吴克明说,除省会合肥外,“皖江经济带”应成为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的重要地区。安徽境内长江两岸的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等地聚集了如奇瑞汽车、马钢集团、有色金属集团、海螺集团等特大型企业,产业基础、配套能力在安徽首屈一指。因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直通长三角的天时地利,着力打造沿江产业带,培育一两个中心城市,再辐射全省,这样才能使安徽成为泛长三角区域格局中不可或缺的节点。 
    更何况,善贾好儒、诚信开放的徽商精神,与长三角务实包容的文化特征相契相合,从而为构筑“泛长三角”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