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与“飘”

2008-5-9 13: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轻公司”这个舶来的概念,近年在国内似乎越来越像一件人人都能穿的流行装,有人把它套在企业的名片上,有人把它披在企业规划书上,有人把它穿在企业方向盘上。不知是做概念营销,还是商业探索。但对轻公司,除了叫好,几乎没有异样的声音。肖伯纳戏言,天堂里的人们都面带幸福的微笑,并非他们都满怀幸福,而是他们觉得既然住在那里就该是幸福的。我们的轻公司,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既然标榜了轻公司,就该像轻公司一样轻盈地生存。
    但这场商业新风潮背后的新风险,在序幕欢歌之后开始逐一暴露:或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原料采购,或是保证销售流通的仓储快运……在外包之后似乎都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变得越来越难控制。一些轻公司原指望的——以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供应链环节外包,实现轻资产发展的模式,在不完善的商业环境下、在不成熟物流等基础服务上,稍不留神就变成断线风筝式的 “飘”公司。
    在 “断线风筝”中,从物流角度看不外乎断两大线:其一,轻公司要真正轻起来,必须重管理。国内轻公司的探索中,普遍存在与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缺失,或者管理不完善,造成供应链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其次,轻公司陶醉于互联网等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市场高速扩张,忽视了快运、仓储等基础服务的 “短腿”问题。
    可以说,无论是生产类的轻公司,还是流通类的轻公司,都诞生于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新商业环境下。在社会化大分工下谋求企业间新合作,这要求企业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情况下相互依存。其商业模式的重要精神在于为谋求
    资产包袱最小化,商业利益最大化下的协作共赢,这就要求企业把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核心竞争力,抓好管理
    线;其盈利战术的重要内涵,在于依赖于信息高速路和基础服务的直通车,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这
    要求企业把快递物流等基础服务与市场开拓齐步前进,抓好服务线。能否抓好这两条主线,是轻公司能否摆脱 “飘”状态
    的关键。
    轻公司的探索是针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颇具号召力和生命力的革命。目标欲做轻公司的大型生产企业海尔集
    团,倡导的一种理念值得我们思索——“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在互联网等编织的新商业环
    境下,当商流和物流高效联姻,商业沙场上时间距离、空间距离都不再遥远。也因此,在商流和物流上的供应链管
    理,无疑是考验轻公司能走多远的重要指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