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下游行业利润普降50%以上

2008-5-9 11:13:00 来源:中国卡车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江南金融研究所杜丽虹分析认为,铁矿石涨价后,钢铁下游行业下游利润普降50%以上。 --家电平均净利润下降60% 钢材价格约占家电行业可变成本的20-30%,在没有任何转嫁能力的情况下,若上游板钢价格上涨10%,则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90%,毛利润率下降2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19个百分点;若板钢价格上涨6%,则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60%,毛利润率下降16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小家电下降幅度较小,在10-20%之间,美的、科龙在40%左右,海尔、格力、春兰都在50%以上。 
  在成本转嫁方面,2005年家电价格能否上调是一个问题。如果价格能上浮2%,则在钢材涨价10%的情况下,行业平均净利润会下降20%,其中小家电利润下降在5%以内,美的、科龙在10%以内,格力、海尔、春兰在20%以内。 
  --工程机械平均净利润下降78% 钢材在工程机械行业原料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部分企业已经达到90%以上,平均在70%左右,随产品精细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在钢材成本上升10%的情况下,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100%以上,毛利润率下降52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35个百分点;若能将一半成本因素转嫁,即价格提升5%左右,则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20%,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都下降11个百分点。 
  在钢材成本上升6%的情况下,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78%,毛利润率下降31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21个百分点;若能将一半成本因素转嫁,即价格提升3%左右,则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12%,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均下降07个百分点。 
  此外,不同企业对成本冲击的反应不同,以钢材涨价6%计算,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尽管行业整体平均净利润下降78%,但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利润下降幅度在20%以内,桂柳工为33%,山推股份为40%;而如果产品价格能够上涨3%,则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成本因素将被完全抵消,桂柳工下降4%,山推下降8%。 
  --汽车毛利率下降29个点 汽车行业也是用钢大户,其中钢板成本在整车制造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但对于底盘生产商和其他一些零部件生产商的影响则比较大,平均来说钢材成本占原材料成本的40-50%。 
  在板材成本上升10%的情况下,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70%,毛利润率下降29个点,净利润率下降2个点;在成本上升6%的情况下,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54%,毛利润率下降17个点,净利润率下降12个点。 
  与家电和机械行业一样,成本上升对不同企业的冲击是很不同的。在钢材价格上升6%的情况下,对利润率较好的一汽的冲击几乎可以忽略,上汽8%,长安汽车20%,东风汽车24%,但利润状况较差的夏利和福田汽车则将可能出现亏损。此外,零部件行业受冲击程度普遍较高,威孚高科净利润下降54%。 
  在成本转嫁方面,由于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价格上涨空间几乎没有,因此,转嫁可能性较小。 
  --造船将受较大冲击 A股上市的造船企业只有三家,平均来说钢材成本约占总原料成本的20%左右,但由于造船行业的净利润率较低,因此钢材涨价对三家公司的冲击还是较大的。 
  即使上游钢铁企业只把一半成本因素转嫁,即钢材价格只上升3%,广船国际也面临亏损威胁; 对江南重工,在钢材价格上升3%时,公司净利润下降20%,钢材价格上涨6%时,净利润下降42%,钢材价格涨幅达到10%时,净利润下降70%; 对沪东重机,在钢材价格上升3%时,公司净利润下降9%,钢材价格上涨6%时,净利润下降19%,钢材价格上涨10%时,净利润下降30%。 
  尽管钢材价格上升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但只要最终产品价格能够上升1%,则沪东重机的成本因素就基本可以抵消,江南重工的利润下降也在5%左右。 
  --集装箱涨价2%即可抵消成本 钢材成本约占中集原料成本的40%,当板材涨价10%时,公司净利润下降42%,毛利润率下降38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32个百分点;当钢材价格上升6%时,公司净利润下降25%,毛利润率下降23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19个百分点;若钢材价格只上涨3%,则净利润降幅缩小到13%。 
  从成本转嫁角度看,在钢材成本上涨6%的情况下,2%的价格上涨能够基本抵消成本因素。 
  --房地产影响相对较小 在房地产行业中,主要成本来自地价,钢材成本所占比例不到10%。在这种背景下10%的钢材涨价意味着行业平均17%的净利润下降,此时,毛利润率下降07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下降05个百分点;在钢材价格上涨6%的情景下,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10%,其中万科下降2%,浙江广厦下降37%;不过建筑用钢的上涨空间较小,实际涨幅可能在3%以下,此时,对行业整体的利润影响在5%以内。 
  至于成本的转嫁,房地产行业的价格主要由需求因素决定,更多受宏观政策影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